首页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情感纪实校园文学散文随笔诗词歌赋文化读书杂文时评戏剧小品哲理日记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忽然花开文学网 >> 散文·随笔 >> 正文    
     


没有相关文章



 
婆婆和她的责任田 文/锦瑟张
 
         年轻时的婆婆个性要强、脾气暴燥、嗓门奇大。在部队熏陶出一身城市习气的公公刚结婚便和她闹离婚,两人进行了一场颇费精力和时间的离婚拉锯大战,僵持了八年之久后双方终于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画押、分道扬镳。公公只身一人去了大上海安家定居。婆婆则独自一人带着三个孩子、守着四亩责任田、三间破瓦房、靠着一手缝纫裁剪的技术辛辛苦苦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儿女们都成家立业,经济状况也大有好转,婆婆可以轻松一口气了,可个性不是一般要强的婆婆仍不甘示弱,依然做着她的缝纫裁剪的生意,依然种着她的四亩责任田。
    婆婆对她的责任田的感情我是在结婚多年后才慢慢体会到的。
    这靠着一条河岸由南向北的三块四亩责任田可以说是婆婆的心尖子、命根子、眼珠子、肺叶子,已深深融入她生命的血液之中,已成为她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耕种、施肥、除草、喷药、收获,丝毫马虎不得,比服侍一个几代单传的婴儿还要细心耐心百倍。她不能容忍自己田地里的庄稼长的比别家的弱、比别家的小;不能容忍田间地头长一棵杂草、有一丝杂物、生一只虫子;她更忍受不了收获季节自家田里的麦子或玉米比别家的亩产少。否则会郁闷、埋怨、唠叨几天,怨耕地机犁的不深、怨施肥太少、怨苗儿太稀、怨除草不干净、怨喷药不及时,甚至怨收割机收的不干净漏洒了很多麦子……总之,她心里会抑郁难受很多天,然后再播种下一茬庄稼时会不惜血本的施更多的肥、育出更稠的苗、喷洒多遍的药、努力的拔净每一株杂草、捡起落在地上的每一颗麦穗……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施肥过多造成土地太肥沃庄稼塌秧倒伏、苗儿太稠密结出的果实太弱小、喷洒农药过勤将植株幼苗烧死、拔草累出了病又花钱吃药……婆婆种了一辈子地却找不到种地的方法要领,就像倾尽全力、无微不至的照顾一个婴儿,结果婴儿瘦弱多病并不健康。婆婆望着那些“懒汉们”颗粒饱满、丰收可喜的庄稼,心里更是愤愤不平,兀自喃喃咒骂发泄几天。
    每到春末夏初,夏末秋初的收获季节,婆婆就像上紧了发条的机器一般,高声吆喝督促指挥着我、爱人,还有幼小的儿子统统上地干活。于是,在婆婆的带领下,爱人、我、儿子一个不落的武装好向那三块责任田出发进军。婆婆兴兴头头的在前带路,我和爱人拿着铁叉、耙子、镰刀等农具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的跟在后面,幼小的儿子活蹦乱跳、蹿东跑西,一路上沾花惹草、追蜂撵蝶。一支有四人组成的老弱病幼的队伍浩浩荡荡奔赴目的地。
    毒天日头下,瘦弱的细脚伶仃的爱人是主劳动力。在婆婆的指挥下装、扛、拉、卸、倒……作为助手的我一边看着在婆婆的指挥下忙的团团转的他,一边在心里替他可怜悲叹,暗暗诅咒这恶毒的天气,这可恨的几亩地。晒得皮黑身燥不说,但这只能握笔写字的体力也远远不能胜任这活儿。未出嫁前极少做过这活儿的我在婆婆不停断的指挥下一筹莫展,手忙脚乱。偶尔偷闲一下,便招来她的一顿训斥,连我那分不清麦苗和韭菜、芝麻和大豆的儿子也被婆婆哄着捡拾掉在地里的麦穗或豆粒。我真感激她没有让儿子去捡拾芝麻粒。累及的时候发几句牢骚,婆婆便不屑的说:“生在农村不干庄稼活干什么?有工作就不吃不喝啦?既然要吃要喝就一定要干。别以为你们有个工作便可以不干庄稼活,只要有地种即使没了工作也一样饿不着,能生活……”我知道在婆婆眼里,什么高贵有意义的工作都比不上种地,仿佛种地是件能保祖祖辈辈衣食无忧最光荣、骄傲的事。可是种地这么累,这么麻烦,收入也不高,我们有工作拿着工资,种上一亩地够全家人的口粮不就行了,干嘛累死累活的有时还要请着假来种这么多的地?想不通的时候我恨恨的说:“这破地我早晚要扔出去!”婆婆两眼一瞪,厉声呵斥:“你敢扔!我活着一天你们就当不了家做不了主!”我气愤她把地看的比人的命还重要,一半认真一半揶揄道:“你活着我不扔,等你死了立马扔出去!”婆婆也发狠道:“我死了,你们要是把地扔了出去,我做鬼也捏的你们脑子疼!”我知道婆婆一生都是个雷厉风行的厉害角色,死了说不定说到做到,心里登时凉了半截。看来我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要一辈子与土地为伍了。
    虽然没少吃种地的苦头,但那几亩责任田确也实实在在给家里带来了好处。在婆婆大病,妹妹上大学的那几年经济拮据的日子里,收获的粮食不时被我们卖掉换钱填补那捉襟见肘的空白。田头地尾被婆婆种上了树苗和瓜果蔬菜,我们经常能吃到刚采摘下来的新鲜可口的瓜果蔬菜。婆婆不能容忍责任田里有一片空暇之处,那块九分的自留地里有座坟,她在坟头上面种上了黄瓜。结果瓜秧纷纷向周围的玉米株上攀爬,牵附扯拉得玉米株个个像林黛玉一样弱不禁风,不羞不恼的结了个拳头大小的玉米穗,上面吊着一些奇形怪状的黄瓜果。像模像样的被我们吃掉,大部分畸形的面目可憎不敢下口的被儿子又踢又踹又摔又砸当成了玩具。地头边婆婆种上了豇豆角,顺玉米棵向上生长。这豇豆角倒不辜负婆婆的一翻心意,长出了又长又粗的条条,婆婆一摘就是一大筐,分给左邻右舍一些,剩下的被爱吃青菜的我凉拌着吃、炒着吃、蒸着吃……直吃的两眼发绿,足足过了一把蔬菜瘾。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勤地不懒”,只要有播种就会有收获。特别到了秋天收获季节,我们便忙不迭的从地里收割出玉米、芝麻、大豆、花生、绿豆、南瓜、红薯等等、婆婆见缝插针,只要有空白之地,她总会想法设法的栽种上一些作物,偶尔还会有意外惊喜,从稠密的红薯叶里搬出一两个大西瓜来。婆婆捡最好的 玉米穗掰粒粉碎成玉米梗和着花生、红薯、绿豆等熬粥吃;用晶莹饱满的大豆榨出喷香扑鼻的豆浆;用芝麻加工成浓郁香润的香油;用豌豆蒸出香甜可口的豌豆糕……在婆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潜移默化下,我对土地的认识渐渐有了改变,我的儿子在婆婆的影响下竟然十分向往田野,热爱劳动,他不仅认识了五谷杂粮,还知道了粮食来之不易,懂得了节俭爱惜。这让我们在憎恶这几亩责任田的同时又切身体会到它带给我们种种方便和好处。
     前一段时间,婆婆不知从哪里听来的消息,说是国家把各家责任田统一征收起来,实行个人承包制。她便信以为真,唉声叹气了好多天,翻来覆去的说这没地了可怎么办哪?可怎么办?失魂落魄耿耿于怀了很久。我们怎么劝慰开解她总不能释怀,仿佛没地种了她就没法生活了。婆婆说:“作为农民,土地就是根,就是命,没了土地,也就没了根没了命。人以食为天,食从哪里来?从土地里来,可要是没了土地这吃什么穿什么?……”她的一席话即通俗又明了,种了一辈子地的婆婆虽然大字不识,可对土地、对农民最本质的认识还是很朴素正确的。我一天天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儿女都在城市立家落户的老人不愿离开故土,仍然忠实的守着家,累死累活的种着地,在他们看来,土地就是农民的根,是他们养家糊口赖以生存的最根本的物质,没了土地就像没了根一样没有着落,无所飘依。在他们世世代代与土地打交道的过程中,对土地产生的深厚感情不是现代年轻人所能体会到的,那是一种农民情结,是最朴素也是最伟大的一种感情,土地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心灵寄托。无论离家多久的游子也总思恋着年老时能回到故土,即便有一天撒手西去,也要归于厚实的大地中以求灵魂永远的安息。
    也许,我应该继承婆婆对土地的这种感情,将那几亩责任田进行到底!
 
 
 
 
 
 
本文被阅读次
文章录入:锦瑟张    责任编辑:钟峰白莲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评论主题:婆婆和她的责任田(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笔 名: * Oicq: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忽然花开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