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情感纪实校园文学散文随笔诗词歌赋文化读书杂文时评戏剧小品哲理日记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忽然花开文学网 >> 文化·读书 >> 正文    
     




 
闲说周立波(三) 文/天堂草
 
  关于海派清口,是否能与其他文化相生不悖的问题,在看了周立波的诸多段子后,便会立刻浮现脑际,不免对周立波这个创始人产生一些担忧。
  
  这里我想说些个人意见出来。
  
  不知是我悟性不够,还是其意境过高,周立波在表演中,对有些娱乐文化甚或具体到人的出言相伤,我倒不太能够予以理解。如果所猜属实,不管他出于何种目的,就觉不该。但我的初始判断,无外乎几种:一来海派清口初创,需要借声势抬高自己;二来做事武断,爱使性子,不顾大局,想怎样就怎样;三来认为既然本来就是两派文化,不能融合,必须对立,才能求得生存之道。除此三种,我实在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对文化同行采取如此的态度,除非还有第四种情况,就是他是傻子,他的耳朵和眼睛,还有他的心,都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当然他就只会自说自话、自娱自乐了。但对于前三种说法,又似乎都不符合他的真实情况,而第四种情况更是不可能。看来,周立波对我而言,至此还真是个不能准确判断的一个人。
  
  既然不能准确定位周立波那些“外在不和”的表现,就不会再花时间去思考,而愿放眼别处去说吧。
  
  我认为,世界文化迟早会大同,就更别说国内文化了。或许有人会说,如果文化不百花齐放,而都天下一色,那就没有意义和存在的必要了,这个观点我赞同。但是,从来不会有人赞同文化之间一定要发生战争,为此打得头破血流才要遏止的。而且特别地,我所说的世界文化的大同,不是俱象而是意象,不是细微而是宏观,不是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等的概念,而是这一切全观。就像小说与小说之间,散文与散文之间,诗歌与诗歌之间,或者小说与散文、诗歌之间,不管什么年代、什么民族,从来就没有发生争斗过,不也很好吗?要有也是被利用,而非它们各自之间的血腥撕杀。那么,谁说不争斗就不能共存的?相互之间不都相生而不悖吗?既然你的派有自己的特点,就尽情发挥去,没必要非得踩痛别人的肩膀来求活一口气的。那么,这些综合起来的所谓的大文化是健康的,是和谐而美好的。而且,文化还有融合一说,在融合的过程中,就得虚心学习、借鉴,如果一味排斥而不拿来后取精去糟,又哪来融合可谈?不管何种文化,不求发展就是短视,放到时间长河中,就不会漂流多久。文化必须发展才能生存,所以没有虚心接受的心理,就是在扼杀自己的文化,这话认为并非言过其实。如果想将海派清口扼杀在襁褓中,又何苦当初要怀胎十月,一朝分娩呢?
  
  据说,央视春晚几位大腕曾亲去盛邀,被周立波婉言回绝了,这我也不能理解。单从文化推广而发展的眼光看,人家这么重视你,给你机会宣传自己,你却婉辞拒绝,这算什么想法呢?当然,如果真是因事满排不开,那当然没的说,但事实上就是婉言谢绝,不能不说这是个极大的遗憾,对周立波本人,我们自然会产生一系列、一连串的疑虑。
  
  对于拒绝上春晚一事,本身似乎也没什么可说,因为想想两种文化不一定硬要捆绑到一起去的,那样一段时间内走起路来定不会好受。这大概也可算是周立波的一种想法吧,有此想法,似无可厚非。但从另外角度看,又觉不对,你的文化只想局限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不想拓展空间吗?如果说不,那简直不可思议,不得不说是在情绪化,是为思维短视。
  
  还是从假想事实发生说说,还能给人一点快乐。如果周立波答应去上央视春晚,那根据海派清口的特点,他所操的上海口音,全国会有多少人听得懂呢?花了多少的精力,最终却只有懂上海话的人笑得前仰后合,岂不让周立波尬尴死吗?也许,这就是他不愿上春晚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如果真是,那倒要为他叫屈了,也只能为此遗憾,必定这是先天条件所决定,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状况。对于方言,北方方言是国家推广的普通话,自然北方人说再多的方言,全国人民都会听得懂,而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却正因此而惨透了,所以对于“海派清口”特别是“海派”的说法,切算是有先见之明的吧。
  
  如果以后,全国大多数人都会说或者听得懂上海话,那么,就要看上海人文化的重视程度了,说不定通过海派清口的多舞台展演,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何其不是一件好事?如此,周立波所做视为大功一件,届时所受则不必推托的。
  
  央视春晚不一定要上,但海派文化的推广还是有必要的,毕竟“海派清口”的出现,不是一时的事,也不是周立波或其团队的事,是一种现象,显然具有代表性;况且谁也不能夜郎自大,那些坐井观天、画地为牢的文化,根本不值得提倡,其命之短也可想见。连周立波自己也说:海派文化,就是英美文化和江南文化共同交融以后所以产生的一种上海特有的文化现象,既传统,又时尚。没有英美文化与江南文化的融合,哪来海派清口,哪来的时尚?事物演化进程中,离不开他山之石比照和融合的作用。
  
  周立波千万不能忽视全国人对海派文化的喜爱、接受和融合。当对一种文化审视的疲劳产生,必然有求他种文化的出现,亦或对多种文化的迫切需求。那么,就不能有人在某处来强硬对抗。否则,真要为其深思了。作为海派清口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有责任也有必要担负起全国人的需求责任。就让全国人民都来喜欢而沉浸其中吧,这也应该是周立波你的初衷。
 
 
 
 
 
 
本文被阅读次
文章录入:天堂草    责任编辑:徐栋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评论主题:闲说周立波(三)(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笔 名: * Oicq: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忽然花开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