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情感纪实校园文学散文随笔诗词歌赋文化读书杂文时评戏剧小品哲理日记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忽然花开文学网 >> 文化·读书 >> 正文    
     




 
让孤独发出声音——夜读《心是孤独的猎手》 文/寂地幽幽
 

  我无法抵挡对麦卡勒斯的喜爱。她的尖锐、敏感、决绝,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的夜晚,读魏微《一个人的微湖闸》时的铭心的感受。一年之中,能有这样愉悦阅读的经历并不多。
  卡森•麦卡勒斯出生于美国南方的哥伦布小镇,15岁患上风湿热,继而患上心脏病、胸膜炎、肺炎、中风,乳腺癌等疾病,以及进行了一系列的外科手术。肢体残缺了,心灵亦蒙上了阴影,沉重的心灵开始分泌浓郁而忧伤的孤独。疾病缠身导致了作家对于外部世界迥异于常人独特的感知。一扇门的关闭意味着另一扇门的打开,一个幽闭的精神家园开始构建。1940年,卡森•麦卡勒斯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心是孤独的猎手》的写作。
  好小说中的氛围、人物、细节总会击打心灵质地的力量。
  《心是孤独的猎手》是她的第一次尝试。作者以南方小镇里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为背景描绘了几位形单影只的孤影。辛格是个聋哑人,唯一可以交流的人是他的朋友——同样为聋哑人的安东尼帕罗斯,对周围人则是漠不关心,但却对任何人都报以上帝般宽容和蔼的微笑。因为他的朋友去了精神病院,辛格心里异常的孤独与忧伤。当安东尼帕罗斯病死后,辛格的生活中再无所恋,饮弹而亡。米克,一位12岁的女孩,酷爱音乐,脑袋里装满了无尽的幻想,会在午夜12点渡出家门去买香烟,在黑暗中爬上屋顶,张开双臂,放声歌唱,在静寂中回想莫扎特,在幻梦中周游世界,也会和少年哈里骑着单车一起去野游。当成为音乐家的梦想破灭后,心理趋于冷静,变的麻木与平庸。咖啡店主人比夫•布瑞农想把爱带给人们,但是人们对于他却始终是疏远的过客。有着强烈民族意识的黑人医生考普兰德终生为反对种族歧视奋斗,但却不被女儿理解。酒鬼杰克•布朗特作为工会活动者得不到工人响应,常常喝酒撒疯,排谴闷气。麦卡勒斯下的人物单薄、粗糙,但麦卡勒斯笔触尖锐锋利,直抵人的内心。她的孤独像是一条密林深处的小溪流,持久不绝,弥久发轫,直击灵魂。
  麦卡勒斯笔下人物的孤独都源于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的孤独的处境。聋哑人辛格对一个不仅又聋又哑且又疯又傻的安东尼罗帕斯的爱是激烈而沉默的,但安东尼帕罗斯都是毫无反应。同样,小镇上的人们在生活中得不到理解,互相之间也冷眼相待。即使偶有交谈,也每每造成误会冲突。在不堪忍受的寂寞孤独中他们却把聋哑人辛格当作像“上帝”一样的知己,向他倾诉心事,向他寻找支持和鼓励。可是辛格真正关心的却不是这些人,而是他那位在精神病院的朋友安东尼帕罗斯。安东尼帕罗斯死后,辛格在生活中,一无所恋,自杀身亡。当“精神上的上帝”辛格死后,其它几个主要人物病的病,逃的逃,剩下的仍在阳暗、孤独的小镇生活中挣扎,“天空依旧是坚硬的湛蓝色”。
  爱与拒绝,梦想与破灭,依赖与孤独导致了这样的处境。蛰伏与不安,喧哗与骚动,“人人都在内心深处挣扎”,每个人都被残酷的麦卡勒斯做成了盛放孤独的容器,绝望地摇晃着他们的身体,让孤独在他们体内发出声音,所以,希望一出生,就被消解了。这是一种渴望交流的孤独,但这一要求却不能被表达和被理解。于是,残缺的爱诞生了,而作者也正是以这种残缺的爱和爱的荒谬来印证孤独的必然性。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不能把人从互相隔绝、互相独立、互相折磨的状况下解救出来。在她看来,“孤独是人类的绝对境地”。
  初夏的夜晚,被麦卡勒斯带走,被孤独渐染,很好。

 

 
 
 
 
 
 
本文被阅读次
文章录入:寂地幽幽    责任编辑:月痕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评论主题:让孤独发出声音——夜读《心是孤独的猎手》(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笔 名: * Oicq: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忽然花开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