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好品性的培养

发布于:2020-05-12 10:53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文武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副关于节约与浪费的对联:

  上联:浪费犹如浪推沙,荡金如土。

  下联:节约好比燕衔泥,积宝成山。

  《朱子家训》也有一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现代社会已进入物质丰盈的时代,饥饿和饥荒,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都是《天方夜谭》。这些有关节约和浪费的文字或者家训,似乎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即使我们离那个曾经贫穷饥饿的年月并不遥远,我们当然也没理由总是拿“忆苦思甜”来道德绑架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所谓的高尚,那种被贴了标签的道德高度,又有几个人能够达到?

  其实,那些所谓的浪费与节约的警示语,在现如今依然有它积极的社会意义。只不过这种警示语,已经转换了它的字面意思:浪费就是破坏,节约就是环保。

  先前我每次去自动柜员机取钱,都看到地上有很多电脑打印过的取款凭证。那些凭证虽然只是一张小纸条,但多了就是一种浪费和环境污染。我仔细观察过那些取完款要求柜员机打印凭据的人们,其实,这些凭据在他们那里纯粹是多余的。有些人拿过凭据还看上一眼,然后再丢掉地上,有些人连看都没看,就直接丢到了地上。

  柜员机上的这套功能,其实是为了方便顾客特设的。顾客取完款后可以保留这个凭证,以便发生意外事情可以为查询做凭据,但在实际中发现,在很多人那里毫无意义。有的人取完款,直接就在柜员机里查询了一下,而所谓的打印凭证意义已经不大。但他们好像出于一种心态和习惯,随手在是否打印凭证的一栏里,都点了“是”。

  生活中为什么很多人做事都是那么的随便?为什么喜欢在一些看似毫无意义的小事情上重复犯错?从这点小事上可见端倪。

  我以前在仓库工作时,曾遇到过一个主管,他主张每一个仓管把只用过一次的储物卡,不能随便丢掉,要多次使用。使用完了正面,还可以再使用反面。一是满地乱丢,影响环境卫生;二是可以起到节约的目的。为了看起来清晰一点,他自己亲自用大头笔把使用过部分的文字划掉,这样再次使用时就不会看错。他的这个举措,很多人支持,但也有个别人不屑去做。如果他们认为是小题大做,一张卡片才几分钱,即使一百张卡片也未必够买瓶饮料的还可以理解。却偏偏不是这样,可气的是他们的理由竟是老板有的是钱,这点小钱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这种“仇富”的心态,严格来说不仅不可取,也是令人感到悲哀的。

  现实中有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过去的减少浪费,就是现如今的绿色环保。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树木可以造纸,稻草,麦秸也是造纸的原材料。但造纸后所产生的的污水,处理起来是很麻烦的,而且还会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的造成环境污染。造纸厂的污水为什么又黑又臭?黑是木质素造成的,臭是蛋白质造成的,而且还含有浓度很高的烧碱和盐酸。这些污水如果直接排放到河流里,所有的生物都会荡然无存,如果排放到土地里,会让那里成为不毛之地。这些污水的处理过程,既要占用土地,也会使用其他资源。简单点说,造纸厂每多生产一张纸,就会给环境多一分的破坏。所以,提倡无纸化办公,减少纸张的使用,就是环保内容里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记得多年前有一个小歌谣,里面唱到:"上街想吃小摊子,自带手帕和筷子,手帕包着小筷子,一起装个小袋子。"这里是对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拒绝,说是为了卫生安全考虑,但也含有减少砍伐树木,保护环境的成分。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美,保护美,就是保护我们的健康生活。

  《动机与人格》的作者马斯洛发现,对美的需要至少对有些人来说是很强烈的,他们厌恶丑恶。他早期对学生作的一些研究证明,丑会使人变得迟钝、愚笨。马洛斯发现,从最严格的生物学意义上来说,人需要美正如人的饮食需要钙一样,美有助于人变得更健康。他还发现,健康的孩子几乎普遍有着对美的需要。他认为,审美需要的冲动在每种文化、每个时代里都会发现,这种现象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的穴居人时代。

  当然,对美的追求,也是对自身品性的不断完善。

  有一句话说得好:“好品性是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所在。然而关于好品性,我们却常有误解,以为‘好的行为是需要被规范的’,‘被他人认可的才是真正的善行’。其实,这种夹杂着功利色彩的想法,并不是真正的好品性。真正的善良和良好品行,不应当来自外部的管教与监督。真正的好品性,源自我们的内心。”

  内省和道德的监督,在生活习惯上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但很多习惯的养成,往往不是靠多读几本书就能够完成的。好的生活习惯,都是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上培养出来的。个人素质的提高也源于此。

  

责任编辑:胡俊月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