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融入人间,记录中秋,心怀期待

发布于:2021-09-26 11:53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沁筱寒(江沁园)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读苏轼词,喜欢反复读,有时信手翻开一页,翻到哪首就读哪首。恰如窗外的风,吹到哪朵花就是哪朵花。词中的文字是不变的,变的是读时的心境。恰如世间事总是相似的,不同的是看时的阅历。
 
  若是在中秋节这日偶然翻到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那便算是缘分了。这首词乃苏轼于熙宁九年中秋节所作,那年苏轼于密州任太守。“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辙,字子由)”,苏轼对月欢饮,思念远在齐州的弟弟苏辙,信笔纵情写此词,蕴含对宇宙与人生的哲思。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中秋佳节,月光朗朗,苏轼酒酣处举杯问天:明月是何时出现的。因有飞越之心,苏轼又揣测月宫今夜是何日子。彼时苏轼因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青天明月的招引使苏轼不囿于自我的渺小,转而于探寻宇宙奥秘中超越自我。宇宙奥秘成了他的精神归宿。然也,在仕途经济中找不到人生答案,往宇宙中寻求亦是智慧。盖因人寄情于旷阔的宇宙中,人世的得失荣辱就会被一笔勾销,人也会获得精神上的解脱与超然物外的理趣。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把回到天上称为“归去”,自是将自己暗喻为谪仙人,但又何尝不是暗喻他原本居京为官,而今却被排挤在外,期盼回到京都去?亦因此,他才会因害怕“琼楼玉宇”太高,自己经受不住那里的寒冷,而对“归去”有所迟疑。他好似看透了,也想开了。跌落在地又如何?在人间对月起舞,弄光戏影,不亦乐乎?
 
  毕竟,北宋的政坛,有“琼楼玉宇”之怡然,亦有“高处不胜寒”之悲辛。往上爬,未见得是好事,或许会被政敌谗害,或许会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同流合污。而官场上是不乏“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他们总能洋洋得意地披着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外衣,圆滑世故,热衷于仕途经济,却毫无真正为国为民的热情。苏轼不然,他心中有个“正”字,是坦荡的有道君子。倘使不能居庙堂之高与君共治天下,那么处江湖之远与民同心同德亦未为不可。何况,他是重理想抱负的经济派,亦是重精神感受的性情派。他性情之心发动时,亦能寻觅到烟火人间的乐趣。
 
  我们往往只认为出类拔萃不易。出类拔萃也确实不易,盖因它需要“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需要优秀的品性和骄傲的内心。但融入烟火人间也许更难,于事业控而言尤甚。毕竟,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事业控,未必就能安顿好躁动的心,过好寻常的日子。煮粥炒菜、洗衣叠衣这般日复一日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也可能是难以跨越的沟壑。融入烟火人间需要我们心平气和地找到世间的欢悦。譬如,在重复的日常里培养注重细节的习惯;甚或,接受辉煌后的落魄,容忍周遭环境的恶劣,苦中作乐。
 
  于苏轼而言,与其执迷于高处的璀璨夺目,不如看清了高处的风刀霜剑,然后在人间翩翩起舞,玩赏月下清影。无论在多么低洼的地方生活,他都会深具别人无法取代的光芒。他总是能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在逼仄的处境里细巧地腾挪闪展,然后把体悟出的哲理记录下来,赋予我们充满哲思的文化盛宴。他让我们深悉:人生有时美在那种人间的烟火,美在那种细碎而幽雅的日常美学;即使真的心在高处,也可以偶尔回归人间,毕竟没有谁能永远活在高光时刻,融入烟火人间是人生必修课。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望月兴叹,月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难于安眠的苏轼。月不该对人有怨恨,为何偏在苏轼与弟弟多年未见之时圆呢?月圆思亲,乃人之常情。苏轼与苏辙一同长大,情谊深厚。他们一同接受母亲程氏的人格教育,一同接受父亲苏洵的诗书启蒙,一同进京赶考并中举。苏轼在《送李公择》中云:“嗟予寡兄弟,四海一子由。故人虽云多,出处不我谋。”苏辙在给苏轼的墓志铭中则写道:“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一年后的中秋,苏轼在徐州上任,苏辙特意前来与他相聚。兄弟俩终于可以共度中秋佳节,幸甚至哉。苏轼在《阳关曲·中秋月》中道:“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而苏辙想到欢聚短暂,甚是伤感,在《水调歌头·徐州中秋》中如是吟咏:“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今夜清樽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分别时,为了安慰苏辙,苏轼又和了一首《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下片道:“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苏轼畅想二人退休后诗酒唱和、彼此依赖的生活,甚美!
 
  苏轼与苏辙,是彼此挚爱的亲人、信赖的朋友。他们棋逢对手,志趣相投,都是在铺满六便士的路上追寻心中白月光的人,都是抱持着青天与明月的赤子之心的人。《宋史·苏辙传》云:“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被飘逸洒脱、丰富有趣的苏轼友爱、信任一生,对同样颠沛流离而性格内向的苏辙而言,亦是峥嵘岁月里最好的慰藉。何其幸运!苏轼与苏辙,是兄弟,亦是知己。
 
  明月依旧在,人面何处寻?每逢中秋,倘使有欲见而不得的人,我们就会频频回首与咂摸那些相聚的时光。中国的节日表达的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对时间的理解,连接我们过去和未来的其实是这一个个的节日,时间是由这一个个的节日连缀而成。但节日不变,每年都有中秋,中秋都有象征团圆的明月。故所谓的中秋佳节,又似乎是空洞的。而某个中秋被我们记住,端赖一个人、一件事猛然撞进了心里。那个人、那件事,就是我们中秋的记录者,一如苏辙是苏轼中秋的记录者。看似空洞的节日,因为这一个个记录者而丰盈起来。人生有时美在记录者,是这些记录者,让时间有了意义,让节日有了余味。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之无常,恰如月有阴晴圆缺之转换,自古难以周全——这是苏轼对人生的终极思索。只希望心中所思念之人健康长寿,哪怕“相去万余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中秋之月——这是苏轼对世人的诚挚祝福。人生有时美在那种缺失,美在那种冷清而温柔的期待。苏轼这般充满哲思的体悟,有性情旷达和感情丰富的成分,同时也是他对人生的一种救赎。纵然仕途失意、亲人分离,纵然聪敏机慧的他深悉万事必然成灰,但他竭尽全力地在无常里追寻过永恒,他的人生也就永远鲜明。
 
  为苏轼的看得透、想得开点赞。毕竟,圆满很大程度上一半靠己一半靠天,但看得透、想得开以一己之力即可达成。何况看得透、想得开,有时比圆满还可靠。盖因,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凡事总要稍有欠缺才能持恒,不能太多太满。一旦圆满了,有可能就是下坡路的开始了。故,我们要积极地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打开格局,方能在一切“难全”之事面前气定神闲。
 
  是啊,既然“此事古难全”,那就不求全了。面对一切“难全”之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份冷清而温柔的期待,真是放之四海皆通用。我们可以将它作为一个防御缓冲机制,长久地存放于我们的潜意识中,以备不时之需。毕竟,倘若彼此安康,那么当下可以“千里共婵娟”,他日亦可以把酒言欢,且共从容。
 
  南宋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评此词:“中秋词自东坡(苏轼,号东坡居士)《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深以为然。苏轼在这首中秋词里,道出了令人高山仰止的人生指南,道出了穿越神经末梢的人生箴言。愿我们都如苏轼般,融入人间,记录中秋,心怀期待。中秋有味是清欢!
 
  
责任编辑:古岩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