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以厚积之功,臻独创之境

发布于:2022-08-09 06:54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沁筱寒(江沁园)
  《红楼梦》里众人给大观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时,从“翼然”的直接移用,到“泻玉”的借鉴化用,再到“沁芳”的根据情境独创,令我颇有所悟。
 
  昔有静安先生“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境界说,今步静安后尘亦言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境界:“递相祖述复先谁”,第一境也;“别裁伪体亲风雅”,第二境也;“凌云健笔意纵横”,第三境也。换言之,筑直接移用之基,过借鉴化用之桥,因厚积而渐臻独创之境。
 
  “递相祖述”的直接移用,不妙在它便捷省力,而妙在它是对前人硕果的致敬,更妙在它是根据情境独创的基础。“翼然”的移用恰是源于对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的熟稔于心。我们抒志得意满之情时,可移用孟郊的“一日看尽长安花”;表从容旷达之心时,可移用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明超凡脱俗之志时,可移用李清照的“此花不与群花比”……当前人的佳句能为我们所用,不论是学识内涵还是气度胸襟,我们都将不可同日而语。独创自是最高境界,可无最初的移用又何以言最高的独创?做好移用这一基本功颇重要,否则纵使偶然独创,此独创亦可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做个稳扎稳打的长期主义者,时刻检查自己的知识储备,打牢基础,如此再去独创,才会让我们由内而外臻于完美。
 
  “别裁伪体”的借鉴化用,是直接移用的升华,更是根据情境独创的雏形。虽然弃可移用而不为,亦非真实之态度,但移用仅是众人之福利,而非自我之专利。故有时我们亦需区别、裁减前人硕果中不合当下情境的“伪体”,在改造中初具独创的雏形。“泻玉”一词正是对“泻出于两峰之间”的化用。道家的“自然”大体有无为、朴、真几种统一在“道”的整体之上的含义,但后世批评家们往往突出其中一义,加以化用而形成自己的自然说。李白的自然是清新真率的自然;司空图的自然则是空灵超轶的自然;苏轼的自然既是朴质平淡、高风绝尘的自然,又是含有豪健清雄的表达自由的自然。熟知前人硕果值得点赞,但关键是熟知之后的升华。以借鉴化用为桥,方不至于成也前人败也前人,而能有几许自我的灵气。
 
  无疑,不畏前人遮望眼,自缘身在独创中。有了移用、化用的厚积之功,就要追求“凌云健笔”的根据情境独创,绘下自我定制的华章。“沁芳”更为新雅,恰是因其既不落俗套地点出花木映水之美,又蕴藉含蓄地契合元妃省亲之事。生发于心的真知灼见远比刻意经营的博闻强记珍贵,符合情境的独创自可碾压移用与化用。文学如此,科技亦然。从“东方红一号”的微弱声响到如今“北斗”“嫦娥”系列工程的成功发射,我们因地制宜创造经验,用中国实践开创中国航天事业。我们从不囿于“翼然”般的移用,也不止于“泻玉”般的化用,而是深耕祖国的热土,臻于“沁芳”般的独创。而独创庶几为青年之别名,根据情境独创合该是青年的内在精神需求。根据情境独创,即便不能成就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事业,也能拥有一种从无到有的开创、人无我有的神思。
 
  直接移用、借鉴化用的厚积之功,让我们见多识广。根据情境独创,则让我们高瞻远瞩,着眼全盘,成就有大气象大格局的自我。问涂移用,历化用,以还独创之佳境,乃成大事业、大学问之三境界也!
 
  
责任编辑:胡俊月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