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文友,多年前就从一个工厂下岗了。
那个工厂虽然不大,却是个国有企业。
文友下岗的时候,厂子虽然已经很不景气,可是还在勉强生产着。
生产的灯泡,大多就积压在仓库里。
灯泡滞销,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的问题,更主要是因为产品质量上不去。
前年,灯泡厂成为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的股东还是厂长,但是好转的迹象,仍然是没有的。
下岗后,文友认为那些已经与自己无关了,但是,后来的许多事情证明,他与厂之间还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他想,这也许是他命中挣脱不了的。
其中有一点,就是他一直坚持买自己厂里的灯泡,用于自家的照明和生意,从没改变。
因为文友会写写画画的远程,厂里的头头,准确的说,是厂长,仍然经常会去找他。
找他干什么?并不是要他当高参,做决策,主要是找他写一些灯泡场文字方面的东西。
文友感到那还是自己的厂子,特别是将来退休了,还得在那里拿养老金,就对厂长的要求,也从不推辞。
厂长给他的回报,每每就是喝上一顿酒,平时有什么饭局,也会想着喊上他。
别的,就不会有他什么份了。
文友倒也并不在乎,因为他确实是那种淡泊名利的人。
说到这位文友的那生意,至多,也就是能够勉强维持一家的生存吧。
今年春节前,厂里搞联欢,让文友弄一个表演唱脚本。
文友挤出春节前的忙碌空隙,把厂长交给的任务完成了。
有了文友的那个本子,演出据说很热闹,也把那联欢推向了高潮。
厂长在招待他的酒桌上,也许是太兴奋,也许是被酒气赶的,竟然指示一个下属,给他在春节前送一箱酒。
尽管,那酒,最终没有送。
过了春节,厂长要成立一个销售分公司,就又打电话给文友,要他给自己写一个开业典礼时的讲话稿。
那晚,厂长就来拿稿子。
但是不巧的是,厂长刚坐下来不久,文友家屋子里的灯泡,就突然爆炸了。
屋子里,顿时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厂长趁势就站起身,拿了稿子一边向外走,一边对文友说:你明天去厂里门市买上一箱灯泡——可一定要开发票啊,我给你报销。
于是,文友就一下子得到了一箱灯泡。
后来,发票钱也真的被报销了。
那晚,我买了一些酒菜去文友家。
喝酒间,灯泡突然又坏了。
我正在不知如何是好,只听文友很镇静地说:“不怕,家里灯泡多着呢。”
说时,文友已经在黑暗里摸索起来。
不一会,屋子里果然又恢复了光明。
喝酒时,我还知道那箱灯泡,拿回来不到几天,就已经坏了十来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