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点评: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记忆,一碗自制的鱼尽显父子情深。
父亲住牛棚了。
这,源自于他是小学校长,也源自于他那带领学生们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事实,更源自于他那“国民党残渣余孽”的历史。
没人去看他。
妈妈在码头上每天都要去扛200斤重的米包,根据路途的远近和跳板的倾斜度每包有5分到一毛的报酬。那活儿还不是每天都有,有船来了就干。由于父亲没了工资,一家人的生计全落在了妈妈的身上。
姐姐响应党的号召,在古城里第一个报名去了五七农场。听到姐姐在影剧院的大舞台上发言,我激动了;看到姐姐戴上大红花的那一刻,我陶醉了。我为姐姐找到了幸福的路而感到高兴。
弟弟和我一样没了书读,在家自己设法打发时间。
姐姐去了农场,弟弟比我小,因此我就自动升职为临时主管。
十来岁的我,每天要洗一大篮子的青菜。
而到古城的河边洗菜淘米却是我最兴奋的事。呵呵,洗菜淘米时可千万不能把篮口全部没入水中,否则,小鱼儿进来了是很难请它们出去的。我看到它们的欢快样就高兴!那时,真羡寞它们的自由啊。
我要排队去买米,新大米是没人要的,老陈米最受欢迎。因为它“涨锅”,可以多吃两口。
我要看好弟弟,因为他最小,爸妈宠他,我和我姐也宠他。因此,他是小少爷。
我要看购粮本、豆制品票、煤球票、火柴票、肥皂票、油票、布票、线票等等是否已经可以购买了,千万不能在省吃俭用的状态下让它过期了!
我还要看计划是否超支。我按父母的要求把钱根据用途一一用纸分类包好,这是买米的、这是买煤球的、这是买菜的。有些可以调剂,有些不能动。
我还要规划着去看父亲,别人劝我不能去,可我说:“那是我的父亲啊!”小少爷说:“你傻。”
终于,我准备好了一碗我亲自钓亲自烧制的鱼。
赵老师领着我去见了父亲。
哈哈,父亲见着我后的高兴劲,我至今难以忘怀。
我让父亲赶紧尝尝我的红烧鱼,“好吃!好吃!”父亲边吃边夸。
后来,我特别感谢赵老师,是他让我见了我父亲。
再后来,父亲的心和我近了不少。
父亲告诉我:“赵老师是我们邻居,也是父亲最要好的朋友。父亲的错误是赵老师发现的,住牛棚也是赵老师关照的。”
再再后来,赵老师因病在家,因身边无人,因不吃不喝,因无人知晓,等到发现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