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情感纪实校园文学散文随笔诗词歌赋文化读书杂文时评戏剧小品哲理日记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忽然花开文学网 >> 都市·情感 >> 正文    
     


没有相关文章



 
哭亡妻 文/冷光
 

    编辑点评:用泪用情写就的文章,才是最感人,最让人动容的。希望逝者在天国安息,也希望生者鼓起生命的勇气,去迎接明天依然灿烂的晨光。

    1999年7月28日,我的爱妻因脑溢血客死在北戴河旅游途中。从此,我的生命失去了色彩,我用泪水记录着永恒的思念,我用哭声倾诉着未了的情缘。

    1999年8月24日

  你突然仙逝,使我整个人生发生了骤变。
    这些天来,我一直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你已经不在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思来想去,觉得我活着还是有意义的:首先,我为一双儿女活着。他们都希望我能看到他们事业的成功;希望我能分享他们的幸福;希望我能(也代表你)承受他们的孝道——接受对他们养育之恩的回报。其次,我为亲友们活着。至少他们不希望看到,在一个家庭里连续失去两个亲朋和挚友的惨剧。最后,我还得为我这颗尚未老化的大脑活着。这颗大脑还处于创造力旺盛时期,有许多创作冲动和灵感,不时地在头脑中闪现。如果把这些创造思维统统带进棺材里去,那未免有些可惜了。
  总之,我有许多理由活下去,可是活下去真难哪,尤其是在怀念你的时候。
  
    1999年8月25日

  早晨8点,女儿茵儿上班去了。家里又剩下我一个人了。这又使我沉浸在怀念你的悲痛中。眼泪还没哭干,而且来得特别快,只要有一件往事浮上心头,我便心头发酸,眼睛泛潮。
  花,按时浇,鸟,按时喂。家里一切摆设,都和你临走前一样。在我有生之年,我决不让这个家有丝毫变化。因为这个家是你我共同像燕子垒窝似的一点一滴地构筑起来的。家里的一针一线、一草一木,都凝结你的心血和辛劳:花盆是你买的,花土是你换的,电视罩是你织的,窗帘是你设计的……
  天凉了。晚上从窗口吹进来的风很凉,盖着厚毯子都觉得冷。但是,连被子放在哪里,我都不知道。你生前最大的成功是,主动地承担家务,让丈夫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和写作,把他培养成学者和作家;你生前最大的失误也在于,主动地承担家务,把丈夫娇惯成除了读书写作之外,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怕做的书呆子。说来令人难以置信,他不会调电视,不会安日光灯管,甚至不会交煤气费和电话费。总之,是你一手培养出这个能说会道、手笔相应,但在生活上绝对低能的废物;他除了做饭外(这是她刻意教导的结果),生活中的一切交往和该做的事,他几乎都一窍不通。

    1999年8月27日

  女儿又去实验室了。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只有笼子里的两只小鸟陪伴着我。这两个小家伙也好像懂得悲哀似的,自从女主人过世后,一声也不唱了。  
    下午4时许,我去园子里摘豆角。今年豆角喜获丰收,结得密密麻麻的。若是你还在,一定高兴得像孩子似的。你最喜欢在工作之余,跟我去侍弄园子,尤其是在丰收季节,不管是摘回一把草莓,还是几颗樱桃,你都高兴得不得了。如今苞米长大了,豆角成熟了,可是,女主人再也不能享受丰收的喜悦了。
  命运之神多么残酷无情啊!连你那点有关春种秋收的欢乐,也不让你享受,神灵和天理何在呀?
  我边摘豆角边哭,眼泪杀得眼睛酸痛。忽然,天降大雨。这么说老天也有痛悔的时候,那你他妈的就替我哭吧!
 
    1999年9月17日

  天凉了。你只是穿着夏装走的,现在会不会冷啊?你的芳魂游荡到哪里去了呢?你是否感到孤独和寂寞?我想,你在茫茫的天空里,飘飘荡荡地漫游着,既有解脱人间烦恼的轻松,也有同亲人疏离的寂寥,而在所有的亲人中,你最眷恋的、最放心不下的恐怕还是你那可爱、可怜、亦复可恨的丈夫。这个可怜而又可恨的家伙,为你的逝世,哭泣得视力衰减,悲伤得形容憔悴。这恐怕也是你生前未曾想到的,同时也是他本人未曾想到的。他对你的爱,竟会那么深沉,那么真挚,而且平时竟把这种情感,包藏得那么严密、那么牢固,只是在你死亡的巨大震撼下,才使这座爱的火山怦然爆发。

    1999年9月20日

  你的逝世使我生活的光彩全部消逝了。这将注定我在凄凉暗淡的气氛中,度过我的孤独而又悲苦的余生。从此,绚丽色彩和欢欣情绪,都将与我脱离干系。得到金钱向你报功时的喜悦,获得成功向你炫耀时的得意,一切诸如此类的欢欣和幸福的感受,都随着你飘然而逝了。我的活跃而欢快的灵魂已经追随你走了,留给我的是一个举止呆板、行动迟缓的躯壳。我靠着这架没有灵活的血肉机器,去承担种种烦恼,去忍受种种折磨。
  人生最大的不幸,也许就是对不能善待亲人的悔恨,因为这是无法更改和补偿的过失。在你生前,你本来希望我也能像一般家庭丈夫那样,能够多抽出点时间来陪陪你;可是,你看到我整天都在忙(鬼知道我到底应不应该那么忙)也就把这种正当的要求悄悄地收回了。
  每当我心血来潮主动提出与你逛公园时,你总是高兴得像孩子似的,可惜我心血来潮的机会太少了。你爱听我闲扯,不管我说什么,你总是听不够。晚上,只要我有闲情逸致,就躺在床上,同你聊上两三个小时。你静静地听着,最后总要说这么一句:“咱们就是谈得来,睡吧,你明天还有课呢。”课、课,我总是有课,正是这些课,无情地剥夺了我们亲密交谈的时间。

    1999年9月22日

  对于她无病无灾无缘无故地死去,我总觉得于心不甘,但是,到哪里去说理呢?我所能做的就是哭,用泪水来诉说我心头的悲愤和委屈。现在我的眼泪快哭干了,人也变得呆滞木然了。我有时感到可怕,不知道这种木然状态再持续下去,我会不会变成像祥林嫂那样灵魂出窍的“活死人”?我会不会在那无边悲苦的境界中迷失自我?

    1999年9月23日

    早晨打扫房间 ,发现屋里处处弥漫着你“生”的气息:书桌上有一个你剪下来的手指甲,梳子上还挂着你几根细软的头发,其中还有一根白的,一盘录音带还保存着你读外语的录音……这一切似乎都表明你还活着。你的死,就像你的生,是多种因素偶然巧合所创造的奇迹。然而,对你的生,人们并无疑义,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顺章成理的;而对你的死,则认为是十分意外的、异常荒谬的。                              
    我经常想到你在北戴河医院被抢救的情景。这时,我眼前总浮现出那让人揪心的场面。那漫长的十四个日日夜夜呀,那可是叫人承受着地狱般折磨的黑色时间哪!每时每刻都叫人心急如焚、肝肠寸断。每天早晨醒来,我总是怀着希望而又担心的心情,急不可待地走进病房。我第一眼看到的是,躺在病床上的你,还在用全身的力气喘气,发动着身体各部分的健康器官,在失去大脑统一指挥的情况下,还在与死神作殊死的抗争。见此情景,我心如刀绞。可想而知,这闷热而又漫长的一夜,你就是这么艰难地一口气一口气地熬过来的。在你的白胖胳膊上留下一串红点儿,那些丧心病狂的蚊子,竟忍心欺侮你这样的毫无反抗力的垂死病人,真叫人又气愤又痛心。第二眼看到的是,夜里值班护理病人的女儿小茵和外甥女阿平,从两个孩子疲惫的倦容和失望的神情,我分明看出病情还在恶化,可是,还禁不住地问:“怎么样?”得到的回答是:“高烧还没退!”
   “高烧,高烧,总这么高烧,好人也得烧死了!”我心里暗自凄惨地叫着。
  
    1999年9月24日

  今天是中秋节。我和女儿在家该怎么过这个“团圆”的节日呢?两天前,儿子小川从北京寄来一盒高级月饼,本应该给他过世不久的妈妈上供,让她的在天之灵,也领略一下儿子的孝心。可是,我怕见到她那和蔼安详的巨幅照片,更怕见到在遗像前摆放供品的场面。
  傍晚时分,我与女儿骑着自行车,从延安路正门驶进南湖公园。公园内外判若两个世界,一进园区一股阴凉透骨的寒气,便迎面袭来,使人不寒而栗。其实,这是无风的夜晚,天气还很暖和,街上的行人还身着夏装。可是,在公园的林荫路上,却荡起一股令人瑟瑟发抖的深秋寒意。
  我所以如此敏锐地感受到秋意,自然与我凄苦的心境有关系。往年的今夜,不论天气如何,我都同妻子携儿带女步行至南湖公园,站在通往湖心岛的拱桥上,观赏着明净中天和清澈湖水中两颗交相辉映的又圆又大的月亮。今年中秋的夜晚,天空还是那么明净,湖水还是那么清澈,月亮还是那么又圆又大,可是月圆人缺了。如今父女俩站在桥头形影相吊,那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人的情景,实在叫人心酸哪!一阵带着水气的凉风从湖面拂来,我打个寒战,觉得有点冷,不想再呆下去了,悄声对女儿说:“茵儿,咱回去吧!”
  回到家,还不到8点。我坐在书桌前,想写点什么,但特闹心,啥也写不下去。看看时间还早,我独自一人又到朝阳公园去了。自从家门遭到不幸以来,这座公园就成为我逃避家中凄凉气氛和抒发悲哀情感的场所。我心里难受时,就到这里来散心。一到公园里,我在夜幕的掩盖下,想哭就哭,想唱就唱,哭罢唱罢,心头也就敞亮些了。

    1999年9月25日

  整天都在家读书,效果很好。我对自己好像又有点信心了。我觉得我是该振作起来做点事情了。也许小妹在天国,已经适应了那里的环境,以她那温柔贤惠的素养,一定会同那里的诸神搞好关系的。在她归宿有着落之后,大概又在关心我、注视我,期望我能从悲哀中走出来,振作起精神,再干一番事业吧?

    1999年9月27日

  上午文思尚好,想给小妹写点纪念文字。7月30日,我目睹着她的遗体,在火化场化作一缕青烟腾空飘逝了。现追忆起当时的情景,写下了一篇题为《她的灵魂飞了》的短文:
  她的灵魂飞了,化作一缕淡淡的青烟,拖拽着对亲人难以割舍的柔情,牵扯着对未竞事业的无限眷恋,缓缓地升上了九天。
  她的灵魂飞了,化作一片无价的礼单,她把亲切和坦诚的印象留给朋友,她把勤奋刻苦的品格赠给学生,并从天国送来永恒的祝愿。
    她的灵魂飞了,化作一片飘渺的云梦,梦幻中她与丈夫常相斯守,她凝视着他那支融注深情的笔,任何倾诉着万世不变的人鬼情缘。

 

 
 
 
 
 
 
本文被阅读次
文章录入:冷光    责任编辑:月痕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评论主题:哭亡妻(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笔 名: * Oicq: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忽然花开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