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按语:2011年10月21日,本网即将迎来她的五周岁生日,为此,本网将2011年度征文与忽然花开五周年征文合并举行,举办“我与忽然花开的故事”征文,征文启事发布后,得到了梁永光作者的积极支持,在新年的第一天,梁永光作者就及时向本网投来了他的这篇征文,作者的积极响应和支持,让本网编辑深受感动,有这样关心本网的作者,有这样支持本网的作者,忽然花开何愁不鲜花盛开?何愁不芳香满园?
时间犹如白驹过隙,过得真快,转眼一年就过去了。盘点已逝的2010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些快乐抑或悲伤的日子,还是那样得清晰可见。往事历历在目,突然间,内心深处竟涌现出莫名的感伤和感动。在这样辞旧迎新的日子里,尽管我知道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精神状态,我希望自己能做一个永远快乐的人,但我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闸门,因为这是我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
与其说自己是一个意志脆弱的人,倒不如说是一名性情中人。2010年对于我来说,是悲伤大于快乐,失落多于欣慰。说悲伤,是因为就在这一年里,这个世界上最疼爱我的人走了,我失去了人世间最伟大的爱—父爱。从此,我心中的山坍塌了,这是一个风雨交加暗无天日的一年。说快乐,是因为在这一年里,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用百度搜索东台女作家丁立梅的散文集《忽然花开》一书时,没想到竟误打误撞,闯进了忽然花开文学网这片芬芳的天地,而且,还是家乡的一个知名文学网站,这让我顿时欣喜若狂。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里面的一篇篇原创经典美文,在文学的海洋里尽情肆意地遨游,吸取知识的营养。从此,我和忽然花开紧密相连……
记得我发表在忽然花开文学网上的第一篇文章是《浓浓槐花情》,那时正值春夏交替季节,不过在水乡江南,此时天气已是格外的炎热。每天上下班,经过路旁的一处树林边,就会有一阵阵幽香传过来,直钻鼻孔,沁入心肺,使人倍感神清气爽。我精神为之一振,抬头一看,是一树树夭夭的槐花,正悄悄地怒放,不时有小蜜蜂在上面飞来飞去,酿造生活的甜美。忽然之间,想起家乡的那片槐树林,想起在老家患病在床的父亲。因为就在前两天,年迈的父亲还为我寄来了槐花糕,于是很想写一篇文字,关于槐花,关于父亲。也许那是我感情的一种寄托,也许是对父爱的一种回赠吧!
不曾想没过几天,我的文字就在忽然花开文学网站上露面了,这不禁让我兴奋了几天几夜,尽管之前,我也在报刊网站上发表过文字,但它毕竟不是来自自己家乡的,没有家乡的亲切!
此后,我对忽然花开文学网的关注更加密切了。每天下班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上手机因特网或进入网吧迫不及待地打开屏面,一饱忽然花开的眼福。此时,家乡的人,家乡的事便在觥酬之间尽收心间。在外打工苦,打工累,打工便是活受罪,一切的不如意,便在此刻瞬间随风飘散了。
家乡的文学网站,带着一股家乡的亲情,滋润着一名漂泊游子的心。浏览过家乡的文学,心开始变得年轻,幸福不再是那样遥不可及,温暖便潜移默化般地植入心田……
尽管忽然花开文学网不是政府组织,只是一个民间网站,它本身也面临着经费短缺的问题,需要爱心人士支持与关注,但是,她从来没有忘记自己身上的责任,一直在关注着民生疾苦。从汶川到玉树,再从玉树到舟曲,忽然花开文学网总是走在时代的最前沿,先后举办了 “情牵汶川”、“心系玉树”、“ 关注舟曲”等征文比赛,倡导和呼唤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扶困救灾的队伍之中,这是让人感动的……
2010年初,忽然花开文学网举办了“小说(故事)赴约主题”年度征文,我第一时间响应参加比赛,尽管我的征文没有获奖,但毕竟为自己提供了一次炼笔的机会,使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及差距。我相信这也是一笔财富,对自己以后的文学写作,肯定会有所帮助。
如今,在忽然花开文学网的引导下,我逐渐从悲观消沉的情绪中走出,变得豁然开朗起来。与忽然花开相伴的日子,我由感性变得理性,由肤浅变得成熟,由迂腐变得睿智。忽然花开文学网,是我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伴随着新年的脚步,忽然花开文学网又迎来了新的一年。我相信这一年对于忽然花开文学网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是举足轻重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忽然花开文学网将迎来她的五周岁生日。经过几年的发展,忽然花开文学网已经发展壮大起来,而且,还在继续茁壮成长。在新的一年里,我衷心希望自己能在忽然花开文学网这片美丽的百花园里,辛勤播种下属于自己的一粒种子,然后,在忽然花开文学网的帮助下,日夜成长,直到有一天花开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