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忽然花开”相识纯属偶然。彼时,我刚在宿迁新闻网建立博客不久,池墨总编在我空间留言说:范老师,请多多支持忽然花开。说实话,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我很少接触网络,根本不知有忽然花开这个网站,对池墨也是陌生。为了表示对池墨总编的尊重,我回复说,有时间一定去“忽然花开”学习,随后,我又点击池墨总编的博客,方知池墨总编是活跃在我县文学圈里的文学爱好者,且收获颇丰,就这样,我与“忽然花开”相识了。
还是要说句实话,当时,我刚接触文学创作,此前,我一直倾力于单位公文和教学论文的写作(我是教师),对于文学创作空白一片,因而对池墨总编的盛情邀请是极其忐忑的,但还是怀着积极兴奋的心情在忽然花开网站注册了网名,令我更为激动的是许多我在网上熟知的作者如胡玲玲、周善来、汤以方、王玉卫等都在忽然花开注册并发表了文章。为了不断提高文学创作水平,也为了不辜负池墨总编的信任,我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网站许多文友的优秀文章,这使我以极短的时间掌握了文学创作的基本常识,并尝试着去写,网站的编辑对我很是友善,虽然我的文章在水平上成色不足,但编辑们还是积极鼓励,将我的拙文发表在网站相应的版块。就这样,我越写越有信心,越写越有动力,文章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在此,衷心感谢给予我帮助的胡玲玲,周善来、汤以方等编辑,特别要感谢池墨总编,正是有你们的相伴,我才在文学创作的乐园里“忽然花开”。
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参加忽然花开网站搞的两次作者座谈会。通过座谈会,我不仅认识了仲利民、章彦文、仲小东、鲍宜龙、王修、苏秦等一大批在文学天地里辛勤耕耘的文学朋友,还有机会零距离与各位写手接触,学到了许多关于文学创作的知识和要领,这让我在以后的文学道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让我走得更为扎实,更为有力。
一转眼,我与忽然花开从相识到成为如影相随的挚友已快三年了,这三年来,我不仅从各位文友朋友那里汲取了新鲜的文学“血液”,更是在文学创作上有了一点收获,截至到目前,我已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发表小文数百篇,在网站举办的仁慈杯征文、人情征文、“中石油杯”安全征文中均获奖次,徐栋编辑还以《芳草地里勤耕耘》为题撰文为我写了一期人物专访,这使我极为欣慰。
今年四月,我担任了网站小说版块的主编,这让我欣喜之余,又一次心生忐忑,忐忑于自己写字水平有限。为了不辜负池墨总编的信任与鼓励,我惟有尽心尽责,为把网站办成国内一流文学网站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撰文至此,请允许我以池墨总编《我们是一群爱好文字的人——写给忽然花开文学网开通三周年》一文中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青春不再,唯有文字,让我们记忆犹新;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的容颜也开始老去,唯有文字,让我们如此年轻;春去春回,花落花开,唯有文字,让岁月芳香如故。唯有文字,让我们忽然花开。是的,容颜易老,文字依旧,就让我们在与“忽然花开”的一路相伴中,开启我们文学之路上又一个“忽然花开”吧!
2011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