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总想跳出自己的角色

发布于:2008-01-24 19:15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刘国宗

 

《中庸》里孔子说:舜是天下最孝顺的人,又具有圣人的美德,拥有天子的尊位和天下的财富,天下的人都在宗庙祭念他,并保持子子孙孙永远不断。所以,有大德的人,必然会得到尊贵的地位,得到丰厚的奉禄和很高的名望,也会得到长的寿命。这是因为,大自然在生育万物时,会按照他们的各自的恩赐,给于精心的照料,能栽培就给予培养,如果枯萎了就给予适时的浇灌。就是孔老夫子的天命论了。你该是什么命就是什么命,人生由命,富贵在天。不是你的,你要也没有用,是你的,总有一天,还是你的。“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夺去。”这是天意,天意谁能违背?(天意也就是神意)

正如苏东坡所说: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有,虽一毫而莫取。你看天上的麻雀,每天歌唱不止,从不为生命、生存、生活担忧,思虑吃什么、喝什么;也不去卖弄什么,也不很快乐吗?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一段关于天地万物及智者、愚者、善者、恶者的议论。曹先生说: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余者皆无大异。那些大仁和大恶的人,都是神安排好的。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而是,你应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曹雪芹还举了很多历史上的例子: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等,这些人都是别人所不能代替的,他们来到人间,都负有特殊的使命,他们的使命也是常人所无法完成的。曹举的是他以前的事例,曹以后发生的事也可说明了这一点。孙中山、毛泽东等,这些能左右历史的人,也是上苍的有意安排。曹说,余者皆无大异。

    像我们这些生乎民间的蚁雀一样的人,比比皆是。“或者说得更确实些,大家的智力同样低,因而要求相同,愿望一致(除了身上衣裳,口中食,现在还有票子、房子、车子什么的)。经验相同(都是身边猫儿、狗儿,什么张家长,李家短,穿什么,吃什么的),……一看眼色,就知道别人在想些什么(由于我们思想浅薄,见识有限,所以,一切都写在脸上),话还没出口,别人已知道,他想说什么(也就是那简单的几句粗话,例如今天天气拉,什么的)共同的生中所有的事情都已牢记在心,只要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下默默无声的手势,就能使大家一起欢笑,同声痛哭或者肃然起敬。这就是民间,几千年的民间。只要能温饱,就会满足。这是喜剧?还是悲剧?不管是什么剧,我却成了这剧中的一个不经意的角色。但,我更多的时候想跳出这个角色。这是为什么?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