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迎春花
母亲的坟墓最终决定迁到“凤凰岭人文纪念园”。
清明节那天,我们为母亲迁的坟,距今已10多天过去了,这十多天来,我的心情一直沉浸在悲伤和思念中,始终提不起精神来。倒不是我心窄,放不下什么事,而是我真的很思念妈妈,尤其是当看到别的好多人都儿孙满堂了,还有妈妈叫时,我的心里更是说不出的酸楚:为什么我的母亲就那么的短寿呢?或许是苍天也有疏忽的时候吧,阎王爷手下的小鬼错把我的母亲带走了。或许又是应了那句话“好人不长寿,坏人活不够”吧,谁让我的母亲那么得好呢?
我的母亲真是个好女人!
她出生在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姥爷靠给人补锅补碗维持家计。母亲因为是女人,又是家中的老大,所以只有带弟弟妹妹和做家务的份。为了和外婆分担家务,在那个吃穿都是问题的年月,母亲绞尽脑汁给家人办吃办喝的,后来她常跟我们说,为了弄到吃的,头都想疼了,心都想累了。她嫁给父亲,是别人做的媒。父亲就是听说她会办吃办喝,才高兴地一口答应下这门亲事的。
父亲也告诉过我们说,他曾偷偷地在母亲出嫁前看过母亲,当时的母亲,头上戴着一串迎春花,那花儿在阳光下耀眼地黄。母亲虽说只是标准的农村姑娘,但是从她戴的花儿上可以看得出她是一个健壮能干,且又漂亮大方,热爱生活的女人。
母亲嫁到了夫家后,生了七个儿女,继续着给丈夫和孩子办吃喝的生活,继续着绞尽脑汁想法子给亲人们吃饱穿暖的日子。母亲曾经无数次地为养家和养活孩子步行到离家20多里的马陵山上捡柴禾、挖野菜、摘树花等;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她都要亲手生豆芽炒给我们吃;她还常年坚持洗那些又脏又长的海带;冬天里,她总要去田野里捡拾油菜被冻掉的老叶子回家来泡好后炒着当菜吃;一年四季,她不是洗补衣服,就是喂鸡喂鸭;不是去田里捡柴禾,就是在家锅前转锅后。为了孩子们和丈夫的吃喝,她吃尽了苦头,熬干了脸上青春的水分,耗尽了曾经充满浪漫幻想的心思。家中的日子尽管过得紧巴艰难,但她依然喜欢顺手摘下一些鲜花戴在头上,尤其是初春的迎春花,她最爱多戴上些时日。
4月4日清明节那天,母亲的坟墓迁到了凤凰岭后,在她的墓碑前我特意放上了一个自己亲手做的迎春花花环。参加给母亲迁坟的亲友中不知谁嘀咕了一句:迎春花小气,不显眼。我只当做没听见,放眼向其它墓碑望去,但见那些墓碑上康乃馨、玫瑰、菊花、百合等满眼都是,五彩缤纷的,比活人住的小区装点得还漂亮。在清明的阳光下,这些花无一不显露出活着的人欲让死者尽享春暖花开的心情,我也效仿着把母亲的墓碑装扮得华丽、鲜艳、引人注目,努力让它与众不同,只是另外加了一个迎春花花环。因为在我的心目中,母亲就是那迎春花。在她52年短暂的人生中,她就像迎春花一样朴实无华,她那终日里拖着病痛的单薄瘦弱的身躯,像迎春花一样经得起冬天残余的无情的冷,也抵挡得住春天料峭的寒。一阵阵春风吹过,朵朵小喇叭样的迎春花,吹起了号角,迎来了桃红柳绿的春天,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金黄,不正像是坟墓里母亲的话语么?我仿佛从这些号角声里听出了母亲的心声,我听得出那是母亲托梦给花儿,让它们保佑她的儿女们生生世世都能永别她过的那种苦日子,生生世世都能像迎春花一样的明亮辉煌。
亲爱的母亲,您离开我们整整25年了,您在这里安息吧!
今天我又来到了母亲的墓碑前,并摘来了一把迎春花枝条插在花盆里。虽然朵朵花儿行将落去,但一想到这满地的金黄又会迎来满枝头的新绿,我欣慰了许多。
迎春花,植根于岩隙,青草之中,淡雅素妆,朴实无华,对土壤无所求,却为大地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我的母亲就是这迎春花,用自己一生平凡、单薄、微弱的美换来了儿女们一个个舒适的的小天地,多么好的母亲呀,你就是这迎春花,是永远的迎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