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让爱的彩旗,在沭阳服务区高高飘扬(感动服务)

发布于:2012-05-30 13:23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天堂草

  我有一位沭阳籍同事,姓杨。我和杨是要好的朋友,不仅在一起做事,两家还经常相聚倾谈,每每谈得意犹未尽。我和杨都是很重感情的人,比如亲情、友情以及对时代的感激之情。借此透露个秘密,就是我们两个人,即使已是“大男人”,却仍会被剧情惹得泪眼模糊,在感动中为恶而愤,为善而喜,为爱而心跳加速。

  要说我对杨最了解的,莫过于他对家乡的印象。不管何时何地,杨只要提到沭阳,就会精神抖擞,滔滔不绝,说到情深处,甚至还会热泪盈盈。他说沭阳的人,说沭阳的民风民俗,说沭阳的事和史,说沭阳如今众多的与众不同,令我对沭阳的想象早已超乎寻常,羡慕中总想找机会去看个究竟。但我知道,要不是热爱现有工作,杨早就回老家去发展了。

  我与杨交往多年,还知道杨对“路”的深刻认知和深厚情谊。对于路,在我想来,也就是一般可见的形状。而在杨的心目中,路的内涵丰富,外延宽广,意境也十分高远,实非我能想象。他常说到多年前的路,那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土路,因他生长在农村,玩耍、上学或走亲戚,都不少了要走这样的路;也常提起后来用碎石铺就的,不宽却较之前有明显改善的石子路;还有如今不宽但非常平整的村村通水泥路,条条宽阔结实的省级公路,以及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国家级高速公路。可见,杨对路的热爱远胜于我。

  杨始终相信“要想富,先修路”的说法。他说没有路,尤其没有好路,就无从谈起加速各地人员交往和交流,也无从谈起各地业务频繁往来,更无从谈起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其实,我们国家很早以前就秉持了这样的理念,自改革开放起,便步步为营,着手修路和建路,若没有那时的酝酿和起步,就不会有今天“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进达三江”的热烈场面,就不会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

  杨同样坚信鲁迅借《故乡》所说的一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的路,不光有真实可见的道路,还关乎引领进步的方式方法、清明的法治和完善的制度,更指向人类健康、文明的心之路。但不管是哪一种路,都要人们孜孜以求、脚踏实地,不然光有路的影子,只会误导人们前进的方向,模糊人类前行的视线。

  杨还强调,人类如果不循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终将灭失自己。我有时想想此言,觉得并非危言耸听。人类不仅要有路,而且要走上好路,所谓好路,据杨的理解,就是“康庄大道”。瞧,仅凭这个用词,可见杨对现实很满意,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且自然而然流露出了属于他的愿景。应该说,杨工作出色,生活美满,各方面都有着不俗的表现,皆是受此影响。

  一次,与杨借酒“闲叙”,喝至五巡,我悄悄将话题引到路的方面。因为在我看来,杨对路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除他个人由路的演变而看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时代的美好,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等为此感到兴奋和幸福外,肯定还有另外的原因,对此我很好奇,但也暗含私密心理,乘此机会想让这位仁兄,说出对家乡高速公路服务方面的理解,并希望他提出相关的意见或建议。

  那天,我虽有心理准备,但杨的表现还是让我感到意外,乘着三分酒意,他竟大大小小总关情地说了许多路的话语。开始时,杨依然不忘路的发展历程,语意浓厚地叙述着从无到有、由窄变宽、由短变长、由少变多、由劣转优的发展过程,与路恰似一同成长的亲兄弟,竟那么了解,那般熟悉,又万分热衷。他酒倒少喝起来,一说就难停,语速不快,亦如他的性格。自是由路史引发感慨,从路的建设和发展,说到人们日子由苦到甜的巨大转变,国家实力的日益强大,一个民族的稳健发展,人们对未来的无限向往等等,并说这恰好表明,人的心正沿着通天的阳光道路,在追逐着梦一般美好的远方。一种对未来的强烈渴望,似被他化作巨大的力量,要将路延伸到很远的地方。显然,一种情景时刻在他的眼前闪现着,在他的内心汹涌澎湃着。但是,每每谈及此话题,杨最终都会将功劳归结为国家的稳定和健康,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得益于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包括人们的勤劳和勇敢,说如果不为艰难付出全部努力,又哪会有当前的骄人业绩和惊人成就?
  到此,我忍不住想说,杨有天生的人格魅力,我特爱倾听他的恳切言辞,这也是我和杨的缘分。想,他既这般喜欢路,又如此要述说,我当然得做个好的倾听者,他舒心,我悦耳,真正难得的享受。

  不由得,杨终于要吐露我想听的话了。但在他还未完全满足我之前,就遭到了我的责怪,我说为什么多年来不告诉我你有这样的经历?他没有回答,仍沉浸在深情中,继续回忆和述说着。

  杨在江南上的大学,毕业后又分在江南工作,多年间,他从沭阳到江南,又从江南到沭阳,来回奔波的次数已无法记清。对于一次又一次亲身经历,自能体悟颠簸和舒适的两种不同感受。作为有心人,作为热爱家乡的杨来说,亲见路况的逐渐改良,其感慨不可能不多,感触不可谓不深,由此引发对国家发展、对人类进步的强烈感慨,自是由衷而自然。

  杨说到京沪高速公路,事缘一次的亲历。那是他夫人分娩前的一个月内,由于自己事务繁忙,根本无暇顾及家庭,所以他不得不把妻子送回沭阳老家,请求亲人帮忙照顾。就在回沭阳的京沪高速路上,他妻子突然说肚子痛,而且疼得越来越厉害。老实说,人生第一次遇着这样的事情,又在那样的情形下,他只能一会看看窗外,一会问问妻子,真地不知如何是好。还好,邻座的一位阿姨帮他解了围。阿姨是过来人,看到这种情景,似乎明白了什么,于是起身走到司机师傅那里,跟师傅说:“师傅,你是常跑这条线的,知道这附近有服务区吗?后面有位乘客要生产,有办法帮忙吗?”司机一听,迅速回头望了一眼,便热情地说:“有有,当然有,就在前面不远处,有个沭阳服务区,我来联系一下试试。”边说边把车停到路边,用手机拨起号码,没说多少话就讲定了,随后安慰了孕妇几句,便继续将车向前开去。

  到了沭阳服务区,车刚停稳,就有一位六十来岁模样的大妈,叫旁边两位中年妇女将孕妇搀扶到一间卧室。事后得知,这位大妈也不是医生,只是在孕产方面较有经验的人,由于当时情况紧急,根本无法很快找到专业接生员,好在有人突然想到这位大妈,并把她请来帮忙。大妈让孕妇躺到床上,先摸了一下脉,然后观察一番,随即得出结论,说请放心,孕妇还没有要生产的迹象。同时,大妈还做出判断,说孕妇肚子疼,可能是因为两个人今天急着赶路,起得早,一路上受了点凉,人现在没什么大碍,尽管放心。听到这里,杨才觉得是虚惊一场,有些放下心来,连声谢过大妈,谢过各位,然后将妻子扶上车,小心地呵护着,继续往家赶。其实,此时离家已近,再过不久就要到家了。

  杨说,对那一次“遇险”,他至今不忘,一直感慨系之。他感谢热心的乘客和司机,感谢那位大妈和那些服务人员的热忱,更感谢沭阳服务区能如此迅速地提供周到的服务。那一天的行程,他想说的话太多,想感谢的人和事也太多。

  闻此,我心里终于乐了。但看见杨还沉浸在感动和幸福中,我就说:“那你对家乡的道路建设和服务,又有着怎样的见解?”他看着我,依然不作回答,抬眼望向窗外那明媚的天空,像风一样慢悠着神情:其实,从目前看来,京沪高速公路搞得已经很好了。这条全长1262公理的高速路,不只宽阔,两边和中间的绿化带,大部分搞得都很漂亮,能让司乘人员行在途中,时刻感受着舒适和耀眼。

  对于京沪高速公路的沭阳服务区,其所提供的细致热情的服务,我在多年前已经亲身经历过,虽今天才跟你说,但相信你已从中感受到他们的细腻,他们的无微不至。可以肯定地说,他们的许多做法值得推广,但我以为,作为公路服务型企业,毕竟要不断求变求新求得发展,所以在提供就餐、购物、维修、加油、休息,还有停车、公厕、茶水、针线、药品等或有偿或无偿服务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自身智慧,去展开广阔的想象,把服务做得更具特色,以使其在不久的将来响誉天下。

  这时,我立即追问:“比如说呢?”

  他还是看我一眼,这回小小抿了一口酒,然后说:我也说不好,但这一定是企业领导者绕不过去的问题,必须得创新思维,围绕为司乘人员提供优质服务这个中心,结合地方特点去做无限的想象,办法肯定有,而且将来定能打造出一个属于沭阳服务区的全新完美形象,让所有有缘经过那里的人,都如我这沭阳籍人一样,时常产生“回家”的想法和愿望。如果要我说个大概,认为主要倾向于两个方面,一是宏观,二是细微。前者要让经过或停留的司乘人员,看到“此景”就立刻产生惊喜,就像“到了另一个世界一样”的那种感觉,这是将小元素放大,做成精品的一种选择;至于后者,主要着眼“此情”,即要把服务做得更全、更细、更实、更人性化,让驻足过的客人,都能感受到真正的实惠和温暖,让他们“从此过,记得住”,达到“过目不忘”的目的,将鲜活变成意象烙在心底,融化成精神,这便是将大文化浓缩,凝成极品的较好做法。两者同唱共舞,定将形成“可观、可触、可感、可携、可传”特色的国内乃至国际品牌形象。认为惟其如此,“匆匆过客”们才会在全国各地口口相传,说沭阳好,说沭阳服务区好,呈现出广传天下的良好效应,那么以后的效益,自然可以想见。

  听到这,我露出了笑容,杨到底是领导,才推杯换盏几回,其发言就渐露本色了。他问我笑什么,我说没什么,你继续,于是他就继续。

  其实,做服务行业,无论如何都要打好“爱心”这张牌,要将“爱心”这面旗帜高高树立,才能体现服务行业的精神,才能产生温暖效应,也才能切实做好本行事业。因为爱心体现热情、周到和细致,亦可叫做真心、贴心和细心。只要立足当地,将本地资源,与民心民情,与科技、文化等要素完美结合起来,大胆想象,加强创新,服务区的将来就一定能够获得稳健发展……
  看来,想让杨提出更为具体、更契合实际的活点子,似已不太可能,于是我说:“那你对家乡公路服务业的未来,能提出类似口号的建议吗?”也许是受丰富的情感、天生的敏觉所影响,或者早对沭阳服务区有着更多更高的期待,杨反应特快,脱口便说:让爱的彩旗,在沭阳服务区高高飘扬!

  听到这一句,我也开始振奋起来。我一直有种感觉,我们苏北的人,很勤劳,很诚实,而有这种朴素和善良做底,这样的人都很智慧。因此,在京沪高速公路特别是沭阳服务区未来的发展中,杨的心愿一定能够实现。有理由相信沭阳服务区,会成为京沪高速公路沿边绿化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这次,对杨的暗访,我不仅基本达到目的,也真的受益匪浅。
 

  通联:张延才/江苏句容暨南农场(省未成年犯管教所)/邮编:212407

  电话:0511-87209301/QQ:447698386/Email:writerdreamer@126.com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