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孩子与象棋的故事

发布于:2012-07-10 15:18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天堂草

  我是孩子的象棋启朦老师,初一年级暑假教他学的。那年,孩子看我和别人下棋,下得竟那么专心,他就对象棋突然产生了兴趣。后来,在孩子的再三请求下,我决定抽空教他学下象棋,他当时学得很用心也非常兴奋,弄得他第一晚的觉都没睡踏实。经过多天认真学习,孩子终于记住了走象棋的基本步法,并从此对象棋有了瘾。记得那时,孩子老缠住我,要我陪他下,他的借口当然是想多多练习,尽快提高下棋水平。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两年过去了,可以说,孩子象棋水平的日渐提升,我有着切身感受,但他的水平又非想象那么高,与同学对奕,多数还是输棋,只不过对方赢得不会轻松,可谓棋逢对手。

  到今天,孩子的象棋水平虽然还嫩,但他对象棋知识的了解,我自信不比他的同龄人少,包括车走直、马走日、炮打隔子、象(相)飞田等这些基本走棋方法,还有别马脚等的规则,以及小卒(兵)过河赛大车、无人挡等等的经验之谈。生活中常听大人讲到“马后炮”等的话,待爱上象棋后,孩子才有所领悟。当然,这是学棋乐趣,也是学棋所得,对孩子人格的较好形成,无疑是起作用的。

  现在的小孩对网络不陌生,大概没人会感到奇怪。孩子自从学会用百度工具查找资料后,关于象棋方面的知识,至今真地积累了不少,如中国象棋的起源、象棋蕴含的天象学和哲学意义等等。他曾说,由这些知识可知,我们中华民族切实是一个很有智慧的民族。对此,他很敬佩也很自豪。

  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与象棋有关的故事真叫玲琅满目,只要有心,用百度引擎认真查找一次,就会极感惊讶,发现象棋与历史联系得竟然那么紧密。反正看完每一个故事,孩子都记忆深刻,体会良多。对此,我考过他不止一次,他竟能说得很细,所以我也很佩服我的孩子。但是关于中国象棋的起源故事,他和我一样,也相信由“六博”演变而来比较靠谱,至于是否与韩信有关,我们都不敢肯定,要说相信,大概也是与棋面上的“楚河”、“汉界”有关,也就是与那一段历史有关联。

  自从学会走中国象棋,孩子感觉这种游戏,不光充满智慧,更充满了战争的况味,有时他甚至认为这简直就是一部中国兵书,每一盘棋都是一场战争,有的是大战,斗智斗勇,战得血雨腥风,天昏地暗;有的是小战,即使这场战役不被看重,也象猫捉老鼠,或者玩了一场帽子戏法。但是,在所有的战争中,都能体现双方掌控全局的能力,战争过后便会显露出各自的眼光和魄力,只有蕴含宏大气势的一方,最后才有胜算的把握。这种气势不管说是明还是暗,都会咄咄逼人,对弱势一方当然都是来者不善,好在最终跑不掉要兵刃相见,就是弱方输也要输得明白、死也要死得光荣,还能有当面拼杀的机会,就算是公平和幸运。但对阴狠者,往往杀得对方片甲不剩尔后快,而弱方便会切身感受到一次胜者王败者寇的精神折磨,好象游离在生死之间,很久不能释怀。弱的一方如果出现输棋情况,往往会再找机会了断一个情结,一定抓住机会进行你死我活的较量,只有再次分出胜负,才有可能疏解心中多日以来的郁闷,赢了抛忧解愁自不在话下,输了便会从此心服口服,决定日后尽量避开与其对抗,除非抱着学习的心态才会愿意再次交手。

  孩子常听我跟他说一句话,叫“天下三大狂,学生猴子羊”,到现在他也不懂,羊一直都是温顺的形象,怎么就表现得轻狂了?然而,他倒以为,民间那些象棋水平高的人才是轻狂者,两年里他见过多位下象棋的高手,他们都对水平低的人表现出一股轻蔑或者藐视,气量稍微小一点的人,多数都被对方的轻狂表现惹得怒火中烧,显得气腹难平,甚至还在局中就甩棋走人也有,下棋下到如此地步,真叫尴尬。他在网络里看到一则故事,后来讲给我听,我觉得很有意思。说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主动找周恩来下象棋,蒋的用心险恶,而且用意明显,周恩来心知肚明,但周恩来恰好就要利用这样的机会,给蒋来个下马威以给他提个醒,周恩来很好地运用了自己的下棋智慧,最后赢得蒋很没面子,又不得不表现出心口服口服的样子。这是蒋自找的,或者说他根本就找错了下棋的时机和对象。我听后表态,象这样象棋游戏与政治游戏挂上钩,而且起到如此好的效果真是少见,实在可遇不可求,但既然发生了,周恩来自然当仁不让,否则太让别有用心的人猖狂了,也必然给历史留下遗憾。孩子对我的一番评论,连连称是。

  这里有一个象棋故事,不知哪年听谁说的,应该属于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吧,主要经我费力搜索,在网络上也没有查找得到相关的一丝一毫。关键这则故事,在我看来,同样体现了故事中象棋发明者的轻狂,虽然他有可能只是杜撰出来的人物,虽然这位发明者只是想借机报复一下不顾百姓死活的国君,但他聪明反被聪明误,就那样丢掉了卿卿性命,即使其初衷甚好,也很不值得。这段故事,我以前曾说给孩子听过,却从没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借这个机会,将其回忆、加工整理出来,而且希望我是这则故事文字记录的第一人,果真如此,会很高兴。

  说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位国君,他十分喜欢玩智斗游戏,以至于整天沉湎于这种游戏而疏忽治理国家。所以,国君遭到了天下百姓的痛恨。主要这位君主对玩这类游戏特别有瘾,那感觉就跟狂奔在血腥的战场上一样,能够让他在极度的幻觉中产生无限的兴奋感。但是,日子一长,老玩可数的几种游戏,必然会腻味。于是,他召集群臣,商议要在百姓中找到能够发明这种智斗游戏的人。由于声势浩大,时隔不久便在民间挖掘出一位,只是这位死也不说出自己的姓氏。这位无名氏可真聪明,没过几天,就想出酷似今天象棋的游戏来。自然,无名氏很快就被召到国君面前,并将详细情况告知了国君听。国君不听还好,一听不得了,当着众臣的面,有失体统地对眼前这位无名氏大加赞赏,当时不仅给予发明者最高礼遇,还当场表态要给予极高的赏赐。国君说:“你想要什么尽管提,我都满足你。”让天下人难以想象,无名氏轻笑一声,上前一步说:“我只要国君在我的棋盘上放满粮食即可。”国君听了甚感惊讶,想这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吗?自然满口答应。但见发明者补充道:我要求国君给我的粮食有这么多,在两条线相交处会有一个点,也就是我设定的落子点,请国君叫人从第一个点开始,放上2的0次方粒粮食,第二个放上2的1次方粒粮,依此类推,直到放完所有的落子点为止,棋面上所有上的粮食最后通通归我,国君觉得如何?此时,国君仍然觉得就这点粮食没什么大不了,便满口答应了发明者的请求。但是,让国君扫尽面子的情形出现了,运来一车清点完了不够,再运来一车清点完了还不够,不知数了多少车的粮食,总是不够,结果把全国所有的粮食都运来,仍然远远不够。此时,国君慌了手脚,并为此事大扫颜面。国君可是金口玉言的人物,说出的话泼出去的水,怎么能食言呢?思来想去,没想出办法,最终没辙,就只能让提出要求的人***。于是,国君强颜一怒,下令杀死了这位发明者……

  这个故事叙述得也许并不好,但大概的意思全部表达了出来,结果显然是个悲剧,让人为之惋惜,也十分令人痛心,但愿这不是真实的发生,不然的话,即使是国君,也跟罗马士兵一样,因为杀死阿基米德而永远背负历史的骂名。只可惜,人死不能复生,又不知要有多久,才会出现这样的天才发明家。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