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红棉袄(情感故事征文)
从我记事时起,除了春节对我有无穷大的吸引力之外,再就是家乡单县的十月物资交流大会了。所谓的物资交流,其实就是周边各县市的商贩们趁此机会大售货物的时候。大会上有数不清的各类物品:大到家用电器,小到针头线脑,服装鞋帽日用百货烟酒糖茶……真的能让你眼花缭乱。而少年时期的我,对这些东西并不感兴趣,在我眼里,十月会的新奇却在另外的东西:我可以在会上见到只有大城市动物园里才能见到的孔雀、山鸡、猴子、鄂鱼……可以花一毛钱就能欣赏到狗钻火圈、黑熊跳舞、猴子拉车、人虎共舞……可以坐在地摊上翻看那些破旧却神奇的小人书,可以近距离地一睹泥人糖人师傅粗糙而灵巧的双手瞬间巧夺天工的艺术……
记得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年我十一二岁,好容易盼到了十月会的到来,周末,我随父母去赶会,那种期待,那份幸福,那种兴奋,自不言而喻了。走在繁华的街上,看着琳琅满目的物品,我真的有好多欲望:我想玩有趣的玩具,我想拥有一件漂亮的新衣服,我想吃一串香喷喷的油炸小螃蟹,我想嗑一嗑满口飘香的瓜子……想看杂技,想看马戏,想看小人书,想看环球飞车……在我眼里,一切都是那么诱人,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可我也知道,父母每月努力工作,也就能挣到两三百块钱,两三百在我眼里是个天文数字,可对于我家这样一个农村家庭来说,又显得很微不足道:我们兄妹四人的学费、年迈祖母的医药费、家里的日常开支……平时父母每花一份钱,都会精打细算一番,他们从来不会随便花掉一分钱,更不会随便浪费掉一分钱。所以,我所有的欲望,和家里的事情比起来,根本就渺小的不足道。
我扯着母亲的衣角,悄悄把所有的欲望全都按压了下去。当我和父母走到一个衣服摊前时,父亲指着一件大红的新式小棉袄,跟母亲说:“我看这件好看,就这件吧。”那件红棉袄,颜色红得如春天里烂漫鲜花的颜色一样夺目,领子虽是人造毛的,但那毛看上去极像真的小白兔身上洁白的绒毛,让人几乎要忍不住想把脸凑上去感受感受那种温柔的滋味,右边的胸前还绣了一枝蜡梅花,粉粉的,三朵已怒放,艳丽而不娇媚,两朵含苞欲放,娇小而玲珑。两只口袋上也各绣了两朵蜡梅花,虽是落红,却依如枝头那几朵怒放的蜡梅一样,在寒冬里将最美的色彩呈给人们。在我投入地欣赏那件漂亮的红棉袄时,母亲已随口问了价钱,我却听得真切——30元,真是贵,能买我平时穿的三件甚至四件衣服了。母亲犹豫了一下,便拉过我,叫我试穿那件我打心底里喜欢的红棉袄,我想每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女孩子肯定都会喜欢它,但一想到得到它得需要花费三十块钱时,我心里不忍了,父母要为这件衣服共同劳累十天,父母十天的血汗才能换得到它呀。我不忍心让父母为了我的一件衣服而劳累那么多天。我拉起母亲,非要离开那个衣摊。母亲不解,我说不用买,我身上的棉袄还好着呢,再穿两年也没问题。父亲劝我买下它,我知道,他们无论自己受多少苦,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受一丁点的苦和委屈,甚至努力想把自己的孩子打扮成最美的小天使。我还是使劲地拉着母亲往外走,生怕慢了一步母亲会买下它。卖衣服的阿姨和周围的叔叔阿姨送给了我不少夸赞。而我并没想要得到什么人的夸赞,我只是不想父母因为我而多操劳多辛苦。在我的坚持下,父母终于没有买那件棉袄。看上去,他们有些遗憾,但他们眼里却写满了幸福与欣慰。而我的心,却比穿上了那件红棉袄还高兴几分。
整整的,我和父母在十月会的集市上逛了大半天,我得到了两毛钱的瓜子,我觉得够幸福了……
第二天,好友小霞穿上了那样一件红棉袄,我心里羡慕极了,但却一点儿都不难过。
那一年的春节,好友小霞穿着那样一件红棉袄过的年,她脸上写满了骄傲;而我,依然穿着那件破旧整洁的旧棉袄过了年,我心里一点儿也不难过,反而感到了一种欣慰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