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生病(情感)
古人有云:“文似看山不喜平”,想好这个标题之后,特意在网上搜了一下,看看会不会和别人重复。百度一下,我就知道了:以“享受生病”为标题的文章太多。看样子,有此感觉的并非我一人。不免又因为自己不是异类而窃喜。
从儿时有记忆的时候开始,我只要一生病整个人都会变得异常善良。思维也变得冷静且理性。这并不是说,我平时是个恶人。我个人认为,人的内在潜质都是向善的。之所以平时有“恶”的表现,多数都与自身特殊经历、工作生活压力、偶尔发生的不愉快事件有关。也并不是说我平时是个不理性的人。只是大多数时候比较浮躁,难以静心地思考和做事。
不知道生活中那些“没出息”的男人和我是否一样,我生病的时候想得最多的是老婆。看着平时整日忙碌的她,现在又多了一项照顾我的工作,心中不免生出许多内疚和自责。这个家之所以井井有条(我认为是这样的),我和孩子每天能吃得饱,睡得暖,与她的辛劳是分不开的。这样一想,病床上的我,和她说话不免语气温柔。结婚二十多年来,因酒醉致“病”次数不少,但在我印象里,她从没责备过我,更没说过一句难听话,至多只是在我恢复精气神后,叮嘱“下次不要多喝”之类的话。醉酒的我,不管春夏秋冬,也不管是白天或是深夜,渴了,开水立马送到嘴边;吐了,器物马上递到嘴边。她伺候我的时候,偶尔也会说:“如果你平时对孩子和我像现在我就知足了。不横眉竖眼,也不怪话牢骚。这样安静挺好。”说得我心里不是滋味,但我不是个喜欢表态的人,所以明知适时表态会让她受些感动,但我还是说不出口。大概这就是传说中的“自尊”吧。
病床上更多的时间,是整理回忆和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记忆最深的是有一次睡意朦胧,被夜归的父亲叫醒。他兴奋地从包里掏出两本书给我:《儒林外史》、《刘绍棠小说选》。他知道我对书的爱好胜过一切,所以这种好消息他绝不会等明天再和我说。这两本书让我知道古代人也写讽刺小说、现代的高中生还能把自己的作品印在课本上。这两本书给了我心灵极大的震撼。以至几十年过去了,父亲深夜叫醒我,递书给我的神情像电影胶片一样永久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只是平时忙自己的所谓“正事”,无暇怀念,病床上的安静让这件事清晰地跳了出来。这时候我会觉得,父亲不是个普通的农民,他节衣缩食,连烟酒都算计着消费,但为我买课外读物毫不吝啬。是个很不了起的人。还有一次,我独自在玉米地里浇水,当时玉米已长得相当茂盛,因天气闷热加上平时很少干活缺乏锻炼突然晕倒,那么幽静的地方,即使死在里面也没人知道。也许是父子心有灵犀,几分钟后,父亲竟神奇地出现在我面前。二话没说,背起我就往医院赶。一边走,一边关切地责备我天这么热,不该出来干活。伏在他宽阔的脊背上,感受着满是父爱的话语,想着平时对他的顶撞,眼泪湿透了他的衬衣。
病床上的我还会想起很多,但儿子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近几年,儿子处于传说中的“青春期”。外表少语、不喜欢交流,内在却有一颗真诚、单纯、善良的心。不管自己受到多大的伤害,也不会去伤害别人,不愿意把别人往坏处想。宁愿自己吃亏,决不亏待朋友。极富同情心。虽然他的学习成绩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但因为上述优点,他还是我内心的骄傲。上小学时,他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碗,我不经意地瞪了他一眼,他立刻紧张地说:爸,对不起。我把他抱怀里说:没事,没事。哪知他竟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我意识到是我太严肃把他吓坏了。这件事一直很清晰地印在我脑子里。每当想起内心就很自责。不该这么吓他。成年后的儿子平时有睡懒觉的习惯,喊吃饭都不起来。但只要卖家电的舅舅喊他去帮忙,他就会动作很快地穿好衣服,蹬上自行车就直奔舅舅门市。而且一忙就是一天。在家基本没做过家务的他,干了一天的活回到家竟然像没事一样,不叫苦叫累,而且第二天如果需要还会去。这一点让做父亲的我自愧不如。这件事让我从内心认识了他,我们的孩子长大了,是个真正的男子汉。
享受生病的过程,让我有机会更加冷静地审视自己,也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了我的亲人。珍爱自己的生命,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家庭更温馨,这就是我的人生感悟。
(新沂市邵店镇政府 张江 联系电话:18796309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