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山门漫思

发布于:2013-09-06 11:03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一凡

  “闲中好,尽日松为侣。此趣人不知,轻风度僧语。”词简单,作者也一般,不一般的是最末的一个“度”字。或许,是轻风也羡慕僧侣的悠闲自适,也可能是因了烧香许愿,或偶然路经而甫进庙门的在家人猜度寺中僧人的言语,或许艳羡他们的自在,或许好奇他们的生活,或许敬畏他们的慈悲智勇。不论古今,寺与僧永远是一个处在红尘又远离红尘的境界,给忙碌的众生留下的是一个可以仰望的高度,一处可以让心沉静休息的港湾。

  于是,从这词便很轻易地忆起苏州的石壁精舍来,我是在2009年初和师兄去那里拜谒的师傅。

  不大的寺庙依山而建,寺的后墙就是天然的断崖,有近千年的古树盘旋曲突的倚着崖壁生长,树根裸露在外甚至显得有些丑陋,树身苍老遒劲,像是根雕一般,让你惊叹当年那粒小小的种子是怎样艰难而不屈地掀开山石寻找阳光。长得早已高出崖壁的树冠彷佛也能体会出这畸形的根和干为支撑自己所付的艰难,葱葱郁郁,遮天蔽日地向着天空铺开着,仰望着。师傅们说树名“卧龙”,也叫“捆龙树”,不论是哪一个名字,它都担当得起。崖壁的下部是密集的题字,多书于晚清民国,或娟秀,或苍劲,透过这些字迹,彷佛可以看到百年前的那些人是怎样地停下脚步,放下行囊,到这里虔诚地参拜,并在这崖壁上留下自己的心情或去向。

  数百年过去了,字迹依旧清晰,站在这里,怎能不由衷地思慕和赞叹佛所说“因缘”,不论是这种子还是那古人,他们能和这石壁的断崖相逢,必然也是前世机缘,这世间的万物莫不如此,存于内心的“因”和逢于外在的各种助缘,因缘任运之间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光点。有时,你真的想问一问,生命的轮回中,是不是曾有某一个时刻,你或我也曾在这里逗留过,那一世的自豪这一世可还依旧?那一世的遗憾这一生可能弥补?那一世在佛前结下的善缘,这一生可是能更让心底清净,可是能更多地惠及他人?

  题了字的石壁旁是一条小路,大致通往三个方向。沿着小路一直向前,半途中向着右上方的高地伸展出另一条石阶小道,那是通往山高处的僧房的,在那个位置,花自香,草自在,平素的僧人们在这里静坐精修,诵经悟道,或者书画弈棋,品茶会友。入眼可见山下都市的高楼大厦,但听不到喧嚣,红尘尽收眼底却又远隔万里,诚如《阿含经》里的那句“如来世间生,世间长,出世间行,不着世间法”,修行或了悟,并不一定要弃世或隔绝了人事,心地清净时何处不是道场?不论在家或出家,修法的真要是在尘世的变幻之间不失去灵台的那一点空明吧!

  我曾应邀在某一间僧房喝过一杯清茶,僧房不大,一如单身宿舍,一床一几,淡淡的茶香中听师傅谈泡茶的诀窍、音乐的节律,书画的讲究,人生的得失,伴着耳畔屋外的鸟鸣树动,真的恍如隔世。现代的僧人们一样有手机电脑,可以电话可以上网,但真正清修的他们却并不喜乐这些东西,电话和网络只是给予他们一些方便而已。小路一直向前,是一幢二层的建筑,一层是吃饭会客的地方,二层则留给有缘留宿的居士或香客。精舍人少,平常就是师傅五六人,常住居士五六人,大家在一张圆桌前坐定共餐。上手是当家师傅的座位,所不同的就是那里放着一把简单的木椅而其他都是条凳,如果师傅不在,那个位置就是空着的。吃食很简单,常常粥,馒头,米饭,菜或是腌制的豆子芹菜,或是简单的蔬菜,但是吃得很舒服,相比较之下会发现现代人太精致油腻的食物,满足了或养贪了胃口却不利于身心,大鱼大肉,山珍海鲜或许真的在助长人的欲望。

  小路左拐即可进入大殿,香烟氤氲,宝相庄严。每日清晨4点,清脆的钟声敲响,僧侣和居士们伴着头顶还没有褪尽的星光上殿诵经拜佛开始一日的生活。整个白天,这里都是来参拜的善男信女,即使游客也会虔诚地屈膝跪倒拜拜佛祖,许个心愿。只要是有心人,跨进殿门你就可以感受到佛陀菩萨悲悯的目光,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卑微。也许很多人就是从这一刻才知道什么是虔诚,才感到什么是平和,才学会如何去反省。生命从开始就是痛苦的,我们在痛苦中找寻快乐,却经常会发现找到的都不是最好的,于是便拼命地争取、寻找,于是就生出无限多的欲望烦恼,其实生命的快乐就是尽量减少欲望回归本心。

  大殿的前门出来,是一大块场院,正对殿门是香火架和硕大的香炉,架上烛火不断,大小各异,点的不在于大小粗细,而是一份心态。架下是烛泪的汇聚,因为不断有新的汇入,所以没有凝固,就那么盈动地如一汪红色的水,盈动中包含的是数不清的心愿祈祷或忏悔。香炉中积着经年的香灰,檀香清幽的味道穿越亘古,萦绕在寺庙的上空。僧人们有时会坐在院中,或回答来客的疑问,或三两对语,语很轻,不近身很难听清,仪态则悠闲,来往的香客游客常会对此多看几眼,或回头与同伴低语,我想这“轻风度僧语”应该是这样更合适些吧。

  大殿正前,场院尽头是寺庙山门,每日下午五点,山门关闭,寺里上晚课,晚饭后这一天的生活和寺中的树木花鸟一同归于夜晚的寂静。山门内侧长着一株高大的银杏树,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每一个春花秋实,它听到了来往这里的每一串脚印和每一声祈祷,或许也送出了它的每一个祝福。

  山门外立着精致的石狮,山门正对的就是苍茫的太湖。

  

责任编辑:忽然花开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