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乡情)
已经半年没有同父亲说过一句话了,每次打电话回家都是母亲接的,提及父亲,母亲总是告知我,不在家!我明白他在为妹妹的事情忙。
印象中的父亲只有一个字--老。父亲比我大三轮,我开始记事时就有四十了,懂事时就年过半百,成年了,已步入耳顺之年!
父亲从小丧母,20岁丧父。哥哥已成家,两个弟弟的抚养就全指望着我父亲了,他把生活扛起来了,从来没有听到父亲怨天尤人,生活怎么来,就怎么接!日子总归是一天一天过去的。小时候,父亲长年在外务工,很少回家。记得有一年快过年了,盼着父亲回家过年,总盼不到,临到春节前一天的清晨才看到父亲踏着厚厚的雪回家。因父亲常年在外交流很少,感情也并不怎么深。近年随着父亲少出门了,再则我也慢慢懂事,父女间的交流也多了,对父亲的依赖也增加了。每每在外遇到些事,总会第一时间打电话回家问父亲怎么处理,或者把我的想法告诉父亲让他帮我参考参考。
打电话回家时,母亲告诉我父亲病了,虽然只是小感冒,但着实让他折腾了一个月。痊愈后,人也不似之前精神了。听到这些,心里硬生生的疼。不服老的父亲,虽然对身体上的小折磨能受得住,精神上的折磨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去适应,去抵抗。人不似之前精神了,也许他意识到生命地无奈,不服老不行,身体都在抗议了。眼看着身边一个个熟悉的人都划上生命的句号,自己的路也清晰可见!还能做些什么呢?这个时候除了为儿女再做些事情外,他还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父亲一辈子都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没有发过财,也没有让家人挨过饿。即便是刚与母亲结婚时连做饭的锅都没。与父亲深谈过,听他谈起年轻时的梦与理想,总是透着一种遗憾与无奈。记得小学刚学几何那会,父亲看我做题,问我:为什么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是3与4,斜边就一定是5?作为一名建筑工人的他经常会用到这个,一直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解释了很久后,父亲才如有所思地地点了点头说:“真神奇!我要是晚生些年代就好了。”那时他常常会说,我那时要是多读些书,现在日子会过得好很多,只是可惜条件不允许。早几年,姨父拉父亲一起去做生意,父亲想了想说:算啦,我都快六十了,儿女都长大了,不去做了,省得儿女为我操心!
因道路问题,回家比预计的晚回了两个小时,父亲就不断地在家里转悠问我怎么还没有回来,后来实在等不及了,就去接我了。路上遇到父亲时,他似乎很害羞地小声说:天都黑了,我担心你害怕。那一刻,我心里特别温暖!说实话母亲的心并不特别细,很多时候不会去注意这些细节,所以那细微的感情她也很少察觉得到。虽然在成长的岁月中,父亲在我身边的日子不是很长,但我受他的影响超过母亲。
如今,我也到了成家的年龄,开始真正步入生活,细琐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总会絮絮叨叨向他说一些,父亲也总会给我一些他的生活经验:做人一定要踏踏实实,该得的总归是你的,不该得的不要去想太多。每个人都只是活一辈子,坚持自己的就可以!
后记:父亲是我最崇拜的人,一直以来想用些文字去记录我对父亲的那份感情。可是又不知道从何处开始表达,只是每次回家,每次想起,心里就有一种别样的情感,无法用言语表达。很多时候提到父亲,我心里硬生生的疼,特别是回家后看到父亲对我们的依赖。我恨自己太自私,不能有太多的时间去陪他。也许在他心中,我们开心快乐的生活着,就是他开心快乐的源泉。告诉自己,无论有什么不开心,不快乐,也要尽量让自己开心快乐起来,不是为自己,也是为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