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骊山语罢清宵半

发布于:2015-11-10 14:43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颜辞

  金堂旧城之南,屹有一山,或名曰“云顶”。山不在高险,绵延逶迤,四时显以翠黛,间有烟雾霓霞萦绕。云顶以东数里,另有一山,名曰炮台,山中有八方炮台,以是名也。旧时,此二山为城南之险隘,然今山中土炮已失,空余台架,气势泯然已矣,徒作闲游赏玩之处。

  友人诚,金堂人氏,后迁居异地,已不复见久矣。其性爱自由,不作池鱼羁鸟之缚,尝辗转于岱岳,嵩山,匡庐,潇湘,洞庭之诸,忘乎其间。余曾与之游,因故人期而不至,遂二人同行。

  云顶山古为佛教圣地,山顶多庙宇金身,然今荒颓,人烟已迹,荒草青苔多蔓延其中。幸而,有石阶小道直通山顶。山脚上走几里,有一平台,数十步见方,台上有女墙一段,然多数已剥颓矣。虽有整葺之迹,如今已然淹于苔痕间。正对女墙为石壁也,璧上平整处,有四字——云顶山城,其字庄严肃穆,古朴自然,竟不知谁家所出。

  石阶为青石也,取自后山石场。虽匀称平整,然路程绕环,不久余已气出如牛。然诚在前,虽身负行囊,面色无常,如闲庭信步,见余狼狈之态,竟哂笑之。山中无高瀑深潭,至于山腰,有屋舍竟翼然立于青山绿水间。屋舍绕以木篱荆棘,庭中杂植椒桂果蔬。一老妪坐于门前,余二人上前作揖,老人以泉水相待。余二人相视对饮,水甘冽而清凉,疲惫顿减。稍作休憩,再出行,诚寻路边枯木做登山杖一支,递交与余,笑曰:“汝既体弱而不喜行动,方才数里已摇摇欲坠,若无此物,怕未及山顶已前功尽弃。”余一时气起,弃之不顾,一鼓作气,笑闹嬉戏间已登山顶。

  古庙在前,然香火果然不盛,区区几人游览穿行其间。其中有一古塔,玲珑耸立,诚领我徒步而上。其间,余已四肢疲软早有倦意,盘旋九层之塔,全凭诚相携。余二人立于庙塔之上,抬眼远目,极尽驰骋,于云顶之上,观炮台山,山势自西而东,起伏连绵不绝。山上绿色萦绕,层次不迭。山脚处,从中断开一山坳,势如斧劈刀砍,中有白水流出,西向,若将绕山而环流入城中。

  诚目视而笑曰:“此水入城将北折也,数十步即流经汝家,分流而入北河,北河东数里,有地名江岸,即是吾居之处。”余点头,笑而不语。后又语余曰,“旧时,此山之中多庙宇佛寺,山灵有神祇,于是香火兴盛,每逢初一十五,则人多为患。悲哉,然今已衰败至此矣!百年佛庙亦如是,经年后,你我又孰知之矣。”其极目远视,兴尽而悲来,一时感慨万千。

  亟归,沿原路而返,暮色西沉,去鸟归巢。诚复将登山之仗递交与余。余笑曰,“上山之时尚且无用,此时下山,又何用之?然如鸡肋,弃之可惜。”

  诚曰,“然。杖虽貌丑,也权当纪念。”

  后一年,诚迁居异地,去时匆匆,而余在外求学,终不复见矣。家中箱匣内,存佛珠一串,余与诚同游云顶古庙所求也,今已斑驳淡褪徒惹尘埃矣。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