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琐碎的唠叨 ——写在“301”起火事件之后

发布于:2016-01-12 11:22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杨永丽

  2016年1月5日,一个很平常的日子,如果没有那场揪心的事故。

  新年的喜庆还飘荡在空气中,作为教育岗位上微不足道的一分子,我和学生一样准备着期末考试,盼望着寒假的到来。

  当“银川”这个词刷爆各大新闻网时,我还一无所知,我在激情澎湃地讲着《赤壁赋》中的几个词类活用现象,分析着几个特殊句式,和学生探讨这篇课文里的哲思。

  回到办公室,看到同事凝重而不安的脸色,看到新闻还不算太详细的报道,总有种不完全相信的感觉。是啊,在这个“自媒体”的时代,可信的消息不是太多。可我无法不相信“301”字样,那路我还比较熟悉的公交车,我曾坐着它去考驾照,带孩子玩,去看朋友……这是一列加长版的公交车,因为线路长,车上一向拥挤。

  电话响起,弟焦急继而放松的声音:“姐你没事就好!”几千里之外的弟也看到了这个新闻,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小事件,我生活的这个小城市难以荣登新闻榜,他实在太小、太不发达,甚至有些悠闲,淳朴善良的西北人让这个城市充满了温暖、包容、和谐,让我这个异乡人早已自称主人了。可银川近几年的每次出名都是因为恶性事件:杀人、枪击、公交纵火……倒不是他的负面新闻多,实在因为这个淘宝商家都以“偏远”而不包邮的城市平日难以引起全国人民的注意。

  一条评论又引起了轩然大波:什么破城市?死14人?死不足惜,还是我的大ㄨㄨ市好。

  这确实引起了身边很多人的愤怒:不如我们人肉一下这个可恶的人,把他的信息公开!

  我沉默,不是因为我宽容到不生气,而是想:人肉之后呢?我们对他打击、谩骂,让他道歉,还是毁掉他的声名,以恶惩恶?即便这样,我们能除去他心中的恶念么?

  况且,惊恐让我无力在网络上打口水战,我在微信群里问我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问这些有可能坐公交车的孩子是否安全。给一个朋友打电话确认安全,他提示:我上班从来不坐这路公交车呀!其实他刚才还在发朋友圈,我本应该知道他安全,更多是自己的惊恐无法平复吧!这个没有跟我直接相关——我们定义的“直接的相关”是自己或亲属没有伤亡——的事却让我战栗。中午,在朋友圈流传的“纵火”被证实了,下午,官方媒体发布新闻称嫌犯已被抓捕。网上还在转载嫌犯的绝笔书,写自己讨债未果的各种心酸,写自己要与世人同归的决心,书写整齐漂亮,已经远超过我现在这群在键盘中成长起来的学生的书写。据说嫌犯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上学时或许是一个认真的学生,他应该也有过仰望星空的理想和脚踏实地的付出。可一种怎样的绝望让他把愤怒泄在一群无辜的人身上,这群人中或许有怀揣梦想赶早去上班的年轻人,或许有赶在带孙子路上的老人,或许有送孩子上学的中年人……

  无辜者丧命的事近些年层出不穷,“甬温”事故,“马航”事件,“天津港”爆炸……都让人揪心,但这件事带来的伤痛更让我心里堵得喘不过气来,人类世界中的疏忽,自然界的意外,都在所难免,造成悲剧固然让人难过,难以避免的灾难已经这么多,当“苦难”已经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故意的对同胞的伤害又显得多么残忍!当我们预防自然,担忧天命时,还要提防同胞……

  傍晚,我发了一条朋友圈:看着拼命复习期末考试的孩子,巨大的虚无感再次涌上心头,我想,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理智的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即使TA数理化学得不好,即使TA考试得不了高分,甚至连大学都考不上,那又何妨呢?反之,即使成为考试中的顶尖高手,即使成为成功人士,如果没有健全的人格,不正是社会的一颗定时炸弹吗?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成为培养成功人士的家教育,而应该成为培养正常人的教育,这样,才有未来,才有和谐的社会……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