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品秋

发布于:2015-11-05 15:17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杨舒懋

  自古逢秋悲寂寥。自古以来,秋天便是文人墨客情感燃烧的季节,一叶落而知秋意萧瑟,文人们也乐意用千言万语来记载独属这个季节的苒苒物化休。

  品秋,任每个闲愁情绪的人都不例外。可堪仰望的是秋日的天空。无法形容的蓝,干净透彻。一场无望寒冷的雨轻缓的从天空悠悠洒洒地落,裹挟着秋冬之际瑟瑟的低气温,等它消散在夜的梦中,黎明才来。这时候的天空比之前的更夺人心魄,被秋雨清洗尽的雾霾,再也不影响秋阳的肆意挥洒。秋天,思绪飞向了蓝天,做着仿佛和幼儿园的孩子们一样干净澄澈的童话之梦。

  也许是这样的季节总让人浮想联翩,又忽然有诸多的情绪一时涌上心来。就好比此刻被李清照之词启发了多愁善感的情绪,看着天空会想到“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晴空一雁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更是坐在窗前,看着青砖灰瓦房前的老梧桐,不忍离别似的在脚下堆满落叶,也会突然记得“叶落而知秋”的萧瑟竟然转辄出现在眼前。也许是因为在一年四季里,只有秋可以如此安然平和,百无聊赖。

  秋日胜春朝。比起蓬勃昂扬的春日,秋则萧索,黯然失色。可这纷纷凋落的季节,无不饱含着诗人的缱绻和不舍,于是他们用柔弱的笔触温柔着这个季节,作一曲凄凉的哀歌。秋败则物化新生,死亡亦不是生的结束,试想一支枯萎的玫瑰变得枯褐脆弱,若它一直这般不堪凋零,谁人可堪驻足欣赏?谁人可堪择摘?秋是万物死亡前的哀嚎,也是死亡前最后的黎明。

  银杏开过了一夏的翠绿,到秋来奉献了一生的金黄。菊花沉默了两季的芬芳,到秋来馥郁留香。固然是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卑微和无奈,却抓住了秋的尾巴,无所顾忌地开放。笔转浓淡也无法将秋深深刻录,放空了灵魂,只有平静地遐想。煮一壶菊花茶,仿佛与陶潜一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见秋秋来,追秋秋去,流水东逝,夕阳向晚。婆娑的树影像巫婆的手指,骨节分明地映在青色的地上。勾勒着千沟万壑的纹理,从梧桐粗壮的树枝桠的画卷里悄悄掉落,那样生长了一季春一季夏的叶子,颓然扭摆着一生中最后的舞姿,落尽秋雨滋润过的清冷的土地,安静地迎接死亡,和来年期待。

  小饮独酌,在光天化日里自在品秋。秋是自然之美的一页静美,一页生命的死亡和新生的更替迷宫,每棵树和每棵花都要在迷宫里寻找,来年春到,究竟谁先看到黎明破晓。

  叶摇曳着,簌簌的乐响令人在秋阳里困酣,阖上双眼,心中恍惚有一季秋的停留。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