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我的江南——潮州

发布于:2015-11-25 14:48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冬镜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那里住着一个喜欢的人。”但我爱上潮州这座城,仅仅是因为单纯喜欢,无关风月。

  我喜欢的是江南烟雨朦胧的幽幽小巷,像苏州,像杭州,潮州本不是我心底的江南,于我她只是地图上一个模糊的点,在我此前的生命里,我没想过和它会有一段夙缘。

  第一次听说这座城,是源于叶震堂先生的一首歌《我来自潮州》。当我得知我将要和这座城的时候,脑中第一个念头就是:我要去看看,那存于嗓间的风景。

  列车缓缓开动,一路前行无波,到了普宁,就开始穿过一个个山洞,仿似在和谁躲着猫猫。又穿过一个洞,“哇塞”我惊呼起来,被窗外的风景所深深折服,蓝色的,浅蓝、烟蓝,深蓝……蓝得晶莹剔透,蓝得无边无际,绿,草绿,深绿,嫩绿……绿得心旷神怡,仿佛把天底所有的绿色都召唤过来,铺陈开来,那娇柔的颜色,让人忍不住去疼惜。流动的蓝天,被青山分了一半,白云也在慢悠悠地飞着,好淡。远处,一川瀑布飞流直下,激湍四溅,山下小河上也浮着三三两两的鸭子。顾不得旁人鄙视的眼光,我站起身,想离窗外的风景更近一些,那时虽不是春天,但“春江水暖鸭先知”“飞流直下三千尺”却莫名地直进了我的脑袋。那时的我真像没见过世面的孩子,我一直以为,这种场景只有在类似张家界那种名胜才可看到,没想到潮州竟然给了我这么一份大礼,受宠若惊。

  对潮州的喜欢,是猝然降临的,一眼,便入了心入了肺,仿佛前世今生的约定,就像是瞬间而至的激动和欣喜,乃至可以相像的绵延悠长的回味,骤然到达眼中,并化作稠密的温润,沿着我们的视角线脉,进入我已然有些干涸的情感心田。

  到达潮州,已是晚昏,这是我未来四年将要生活的城市,我仔细地将她打量,干净繁华,却不喧闹。

  渐渐深入了解这座可爱的城,不得不提的一位伟人就是韩愈,韩愈虽是被贬潮州,但自韩愈之后,潮州“一片江山尽姓韩”。韩文公祠,韩山,韩江,就连位于潮州东大门前素有中国四大古桥之一的湘子桥也是因韩愈在潮州期间有韩湘子作陪而得名,韩愈以八月之治易潮州江山姓,可见潮州人民对韩愈的爱戴及淳朴的敬仰之情。看着这座城市遗留下来的一座座关于韩愈的人文景物,想起韩愈卑微生命中蚍蜉撼树的勇气和虽自身不达仍兼济天下的阔达,力挽狂澜的气魄,想起他随遇而安的理想主义情怀,或许潮州只是他不经意间路过的城,但潮州却把他的精气神深深地烙进自身的血液。

  潮州是茶乡,来到这里,好像时间都变得慵懒起来,没有北上广深的箭速,让人做什么都紧着心惴惴不安。店铺按照平常,一般都是八九点才开,茶楼亦然。泥匠搭楼房,搭着搭着,不急,先歇下喝口茶;到小小店铺买东西,碰到店主吃饭,他们还会邀你进餐,或者请你坐下喝杯茶——无论认识与否。他们虽是贫民百姓,但喝的却是历史悠久的乌龙茶,讲究煮、泡、斟、沏,喝的是功夫,茶清咧甘甜齿留余香,末了,如果是买卖水果,他们还会硬往你够秤的水果袋里多塞几个小品种水果。感觉这里可以缱绻了时光,温柔了岁月。你来,我全当相遇,洗你一段风尘,你去,我全当告别,慰你一段红尘。

  依着旧习惯,到了傍晚,我便沿着韩江长廊跑步。韩江早已不复当初的历史沉淀。相反,更像是于不经意间,流过潮州的一汪清流,但就是这样,无论岁月怎么变迁,它从未停下脚步,依然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静静流淌,用它水润的热情养育着一辈辈的潮州人。耳畔传来嬉戏的孩童笑声,往前,三两垂钓者,鱼竿立在廊上,等着鱼儿愿者上钩,竿不远处,垂钓者围着一个圆桌,桌上有茶具,热烟袅袅,缅怀顿时消散于无形,就像历史的镜头,瞬间走过千年回到现在。这一刻,才突然觉得,或许这才是真正的韩江,不是图腾的代表,也不是彻骨的历史,鲜活而真实。

  我想,如果雨来,这里一定很美,烟濛濛,雨胧胧,夹杂着低垂的陌柳,点缀成一湾诗画。然后一把伞,一条路,一场雨,浅浅淡淡忧伤,淅淅沥沥细雨,徜徉,徜徉,轻轻踏过小水洼,溅出朵朵水花,缓缓伸出素手,拾起滴滴落雨,听着雨伞上传来的浅浅轻轻敲击声,静静地走在石板的小路上,眺望远方,也许,是等待雨的结束;也许,是等待归人的赶赴;又也许,什么都不想。

  清风索索,苾芬薆薆,潮州鸢翼遥,此心安处是吾乡。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