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一封信(彦文杯)

发布于:2025-03-24 08:56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冬生
  冬生:
 
  见信好。
 
  秋去冬来,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在学校也算待了小半年了,下沙的光污染还没那么严重,如果夜晚天色尚好的话,月亮和星星都挺明亮。夕阳似乎每天都有,每次上晚课时都能看见窗外的天空从金黄慢慢变得黯淡。学校羽毛球场依旧很少,就算避开每周一三五校队以及周六早上院队的训练时间,能不能抢到场子依旧还是看运气。琴房空位倒是不少,只是房间朝北,过于阴冷,冬天弹不了多久手就得冻得抽筋,再熟练的琶音手指也难跨过去。论文没写多少篇,西湖倒是去了不少次,坐一号线抢位置的手法也渐渐娴熟。相机128G的储存卡都快拍满了,焦段环也被拧松了不少。这一切似乎都在说明,我又到了人生的一个新的阶段。如今迈步从头越,青山依旧在,只是有人为我停留,有人早已不在。最近忙了一段时间,到处瞎跑了会儿,也见识了杭州的雾霾天。该做的事情都差不多做完了,一闲下来,老毛病就开始发作。开始乱翻书布,乱弹琴谱,乱看过去的照片、写在本子上的乱莺、记在备忘录中的碎花。突然就找到了四年前刚刚上大学时写给自己的一封信,当时辅导员发了信纸和信封,让我们给四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到时候毕业了还给我们,一定感触良多。当时洋洋洒洒写了四页纸,怕她弄丢不给我,还特地拍了照存了底稿。如今四年过去,我换了寝室,换了专业,甚至换了学校,辅导员早已不见,而那些书信估计早在那个夏天被当废纸卖了也说不定。还好我当时留了个心眼,要不然那封信的记忆早就腐烂在过去的时间里了。
 
  仔细一想,发现挺久没写信了,特别是写给自己,上一次写给自己的信还是在2021年年末,告别一零年代,写给二十岁的自己。除此之外,其实最多的还是写给别人、别人。当初刚上大学时,基本没有社交,根本没有朋友,难以疗愈寂寞。便买了十几个信封,十五块钱三十多张的邮票,三本信笺纸。写给高中还不熟的同学,高中就很熟悉的朋友,也陆陆续续收到了不多的回信。如今时过境迁,白驹过隙,心境已然不同。但一回忆起来还是觉得,妈的真事儿逼,真拧巴,真自作多情,真夜郎自大。当初写信的同学朋友,有的绝交;有的断联;有的日渐陌生;有的已为仇寇;有的老死不相往来;也有的亲密如故。也许就如同我猜测的那样,生命真的就是由一个又一个轮回构成的,所有发生的一切早已被注定,所有既定的未来都被称为命运,所有离去的人事都会以崭新而又陌生的方式归来。既然有了这样的见识,那就不应当拘泥于当下的悲催与不快,当足之,蹈之。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而不知老之将至。
 
  距离第一次写信仿佛过了很多年,时间、地点、人物早已不再清晰,信中的遣词、造句、笔调早就忘得一干二净。距离上一次写信之后又发生了很多事,大事过后还有很多小事,仿佛周年之后还有很多年,当时的情绪、感触、知觉早已淡去。仿佛一棵树,花开了,叶落了,但根还在,茎脉还在,果实里的种子还在,时间和四季留下的痕迹还在。很多事,经历过了,哪怕再痛苦、再悔恨、再愤怒、再无奈,也早就过去了,人生依旧豪迈。哪怕再卑微,再渺小,依旧可以从头再来。
 
  回看过去四年,也算完成了当时的一些期待,比如考上了研究生,远离了糟糕的环境与糟糕的人,继续在另一个学校按摩心房,消除拧巴。比如写了不多的小样,五篇短篇小说,十三篇杂文,四五首诗歌,一大半的长篇小说,帮助别人在另一个时空中理解惆怅,疗抚心伤。尽管长篇小说磨蹭了很多年还没写完,但修改了开头和结尾,增删了不少内容,把原先初稿的四万字扩充到现在的十四万字。听说有的作者在二十岁之前就写完了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有的作者到了四十岁回望自己庸碌的一生而怅然,提笔写下自己人生中第一部长篇小说。我并不想成为这两者当中的任何一个,因为在我眼里两者都是悲剧。虽然在创作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多的问题依旧是不断的自我怀疑,不断的瓶颈,不断对于江郎才尽的忧伤。文字是我们的宗教,我们都崇尚“赋到沧桑句便工。”可这真是一个矛盾的命题。我想通过写作证明生命的价值,企图消解因平庸带来的苦闷。但好的作品都源于痛苦,这种痛苦少有人想经历第二次。我越是用回忆接近文字生命的源头,越是向内挖掘自己的内心,也就意味着越接近生命的苦痛,从而进入负面情绪的循环。但于无解中挑半解,我还是想趁着能写的年纪多写点,因为换个角度来想,写作本身也是体会生命,感受生命的过程。也就意味着我比其他人接近人类的寂寞时刻,也更接近生命的本真。多体会些,真实些,有痛感些,也能让我知道自己正鲜活地存在着,也是欢喜多多。
 
  再比如,也交到了很多新朋友,虽然感情生活方面还是一片白纸,一塌糊涂。正如我所说的,有些人为我停留,有的人早已不在。只是这次为我停留的人比之前多了很多,好了很多,真诚了很多,豁达了很多。但是我有时候还是会由衷地怀疑,自己是不是身处现实,还是说如今发生的一切只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幻梦。有时我也会不可避免充满悲观地望向未来。抛开安慰人的话,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为你停留过的人将来也许也会走开。但是,人是活在当下的动物,谁都不能寓言未来,那不如好好感知现在。少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而道:“不需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珍惜当下的正在进行时,今宵欢乐多!也是我们生活的另一种方式。
 
  不知不觉,也算活了二十多年,回望过去,这并不是一段很短的时间。2024即将到来,又有很多人进入了二十岁,毕业,工作,考研,进入所谓大人的世界。我相信,不少人虽然还没长成,但已在慢慢成长。不少人开花,结果,当然更多的人才刚刚探出芽儿来。尽管还没到需要感慨和回忆过去的年纪,但总是莫名想到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我当然经历过讨厌说教的年纪,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所以我把标题从“一定要做”改成了“可以试着去做”。为你,也为我,列出36条我觉得在二十多岁的年纪可以尝试着去做的事情。越是慢慢长大,慢慢变老,我就越觉得我们需要坦诚些、洒脱些、真实些,哪怕柔软些、短暂些、嚣张些,也要勇敢说出那句话,也要下定决心去做那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责任编辑:胡玲玲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