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纯爱校园的言情短篇小说,它主要是讲主人公黄浩与李冰之间曲折的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两个原本相爱的人,最后却是没有走到一起,从而告诉我们:相爱的人最后却不能在一起,是一种痛苦,但同样也是一种爱!...
重庆造纸厂是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由上海迁于重庆江北区苗儿石的老厂。迁移过程中,在武汉被日军飞机轰炸,损失了部分设备。初迁重庆时,只剩下蒸球一台、打浆机6台、七缸长网机一台、千伏安发电机一台。由于资金不足,经国民政府投资,于1941年12月正式定名...
父亲身体硬朗时,每到年关总忘不了请自家人来家聚一聚过个年。常言道,亲戚不走就不亲,何况还是自家人。随着岁月留逝,父亲老了,没有精力请自家人,一家人过年聚一聚还是雷打不动的。我家兄弟姐妹五人,到齐了要坐两桌。有年过春节,单位有事未按时回家赴...
父亲这一辈子都是自负的。自负自己这个没有上过正规学堂的穷小子成了一名国企的七级车工;自负自己五个儿女个个都有出息,没有遭受下岗落魄的窘地。父亲50岁为了姐姐能脱离农村提前退休,让姐姐顶替工作。父亲自负在那个时候他的工资拿到了八十多元,在当时...
待嫁女的乡情 小的时候读文章读到《乡情》,最深的理解也就是字成句,句成段,段成篇。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近几年,身边的同龄人娶老婆的娶老婆,嫁人的嫁人,特别是春节年关,由于那些昔日的玩伴都远嫁他乡,本来闹哄哄的节日也变得冷冷清清了。 有...
我的父亲是一位没有上过正规学堂的老工人,在他住的平民一条街里,赫赫有名,受人尊敬羡慕,我们家出了两位校长,两位高级工程师,成了知识分子家庭,父亲的轶事值得回味。 父亲是原重庆造纸厂机修车间的七级车工,造纸厂属国营县团级单位,在当时能拿到这个...
一提起三年自然灾害的日子,我就不寒而栗,说出来现在的人肯定不信,我在小学儿童食堂吃饭,一顿二两葫豆(90多颗),一小碗粥,吃得我放学后不出去玩,在床上躺着。父母见状,忙叫我不在学校集体食堂搭伙,回家里吃。 我家后面有一个小山坡,山坡上有一小块...
父亲是原重庆造纸厂的退休老工人,1942年就进这家工厂当学徒工,1975年为了解决子女工作,提前退休,让我在农村的姐顶替了他的工作。父亲在厂里工作的年代正是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的年代,也是工人年代。能当一名工人,工人老大哥,那是无比的自豪。可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