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皇甫松词,有所感,录记 酌一卮 须教玉笛吹 锦筵红蜡烛 莫来迟 繁红一夜经风雨 是空枝 《摘得新》 有情就先少不了酒,但此酒非饮而酌,饮有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迈,有欲饮琵琶马上催的悲壮,饮得总体感觉是粗犷更慨的,多少有点粗线条,要有同饮得对象,饮...
大学时代的我们,是否还能够保持一颗稚子之心,还会因为砖缝间倔强的小草而落泪吗?青春终究无悔,生活就是不断地驯养与被驯养……...
张曼娟,一个奇女子。读到她的《刚刚好》,在图书馆目光游离的瞬间,也就是那一刻的刚刚好。她的文字如同她的名字一样:曼妙娟丽。没有大起大落的故事,有的只是细腻的感情,透露着对生活的的热爱与细微的观察、独到的感悟。如水般清澈透明,如水般灵动生机...
一心痴痴地念着凤凰,上网查找凤凰的旅游攻略,看到有人说要去凤凰最好先读沈从文的作品,对当地文化有所了解,便去图书馆借了沈从文的书。 不知是不是大师的作品都有这个特点:看似朴实无华,实则暗藏乾坤。粗看一遍完全把握不住其中的脉络。知道看几遍以及...
和羞走,倚门回首 喜欢宋词,尤以婉约派为最爱,李清照便是我最喜欢的女词人之一。 李清照早期的诗词清丽高洁,清新明快,宛若天成。尤其是那首《点绛唇》,把一个少女的天真,清纯,羞怯,刻画得惟妙惟肖,如在眼前。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一个傻子,一座官寨,一种思索,一种飞跃…… 尘埃落下来,越掉越多,最终堵住了“傻子”的鼻子,无法呼吸。于是,在那个遥远的雪域王国,傻子的故事结束了,最后的呼吸沉寂下去…… ...
我发现中国人的传记和国外的传记存在非常大的不同,中国的传记基本是年少立下大志,卧薪尝胆,有朝一日成富成贵。而国外的传记更多的是从现实生活开始,面对普通人的困境。虽然结果也是成富成贵,但起点不一样。相对来说,我觉得后者在操作上更现实,更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