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开花给你看(情感故事征文)
时间:2013-08-09 22:58 来源: 作者:一家 点击:次
开花了!真的开花了!一朵、两朵、三朵……在那棉花地里! ——题记 〈一〉 奶奶是一个很要强的女人。三十三岁却成了寡妇,她怕别人笑话,也没另嫁,一个人撑起这个贫困的家庭。也许多年的好强,成就了她怪异的性格吧。 后来父亲长大了成了家。可母亲和奶奶合不来,经常争吵。 打小我就不喜欢奶奶,因为她的话特别多,总是在父母面前打我们的小报告,父亲因此总是批评或体罚我们。结束后,我们若要从奶奶身边走过,总会狠狠地带仇意地白她一眼。有时她假装没有看见,有时反而再次“捉弄”我们,害得我们又被“大刑伺候”。我早早地就把恨种在心里:看我以后还叫不叫你!你就是残害白雪公主的毒皇后一样的女人!以后不会和你说话了!不知姐弟她们怎么想,但从她们的行为中看出:她们也不喜欢奶奶! 随着时间的推移,奶奶要强的劲头渐渐消停,也许她孤独了。她试图和我们说话,我们只有小心翼翼地回答“是”或“不是”。我们不能像其他婆孙一样亲密地聊天,也不能小鸟依人一样在她怀里撒娇。后来,奶奶就拿着好吃的给我们,我们会不约而同地注视她那沟壑纵横的面庞,察看她那笑容是否慈祥,然后礼貌的拿起东西吃起来……她总是趁我们不注意,然后抱起我们其中一个。被抱的人总是会吓得大哭,然后她不得不放下,我们便抱起吃的匆匆跑远了。后来,奶奶说如果不让抱,就不给东西吃。我们只有让她抱着,然后快速吃完东西,挣开她的双手,跑的远远的。后面是失望的奶奶…… 和她,我们永远都有一堵墙。一堵厚厚的墙…… 奶奶越来越消瘦。放学,偶尔会看见奶奶孤单的背影,我真想像伙伴牵着她们奶奶的手一样牵着她,陪她回家。可是我总是习惯性的和她保持一段距离。伙伴对我说:“你的奶奶在前面呢,你怎么不和她一起回去?”听着,脑海一片泛黄,我没有语言回答她,更何况争辩? 奶奶不爱我们!不爱我们!我们为什么要爱她?我怕爱她! 奶奶和我们的过去,我不想回忆…… 〈二〉 2008年,奶奶八十五岁。仿佛年纪大了,累了,所以话少了。每天总是坐在大门口,依偎在门楣下,望着远方。放学回家,她习惯性地问道:“放学了?”我们回答一声:“嗯”,便进了大门——心情好,我便再微笑一下,只见奶奶鼻梁微微动一下,眼睛睁得很大,我以为她还会说些什么,可她没有再说什么。心情不好的时候,也得回答“嗯”,是很不情愿的那种,总怕一不小心,又被父亲训一顿。有时我们在一起玩游戏,总会发现远处有一双眼睛盯着我们,我时不时瞅她两眼,发现她竟像小孩一样笑,若她不是奶奶,我定会邀她一起玩。有时她会慢慢向我们靠拢,妹妹们发现了总是一哄而散…… 在奶奶眼里,我们应该是坏孩子吧,不然她怎么不像其他奶奶对孙子一样对我们呢? 高龄的奶奶,仿佛悠闲得不自在。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春天,她像丢了魂似的。 一次放学,我如往回家,总觉得不太对劲——哦,原来奶奶没在门楣下。今天去哪儿了?我很好奇,也很害怕。我寻找着,终于在我家最近的那块地旁看见了她的身影。她蹲在哪儿,好像在捣弄什么东西。为了一探究竟,我绕过土地,躲在树林里,只见:奶奶平整了约两平米左右的土地,挖了五六个坑,放了些什么进去,再掩上土……我委好奇,她到底在捣弄什么?这把年纪了,不会也学小猫种鱼吧! 于是我跑向前去:“奶奶,你在干什么呀?”奶奶用诧异的眼神盯着我,说:“你……哦,我在种棉花,刚刚在路边捡到四五朵棉花,一看里面还有籽,我就把它弄来这儿了,也不知它能长大不——应该能长大,我会好好养它们的。今年秋天就会结棉花,不过应该只有几十朵吧!你们放学了?哦,也是。平常都是这时放学!你妈在屋里呢……”,奶奶今天话出奇的多,我感到厌烦:“奶奶,你种几颗棉花籽,能长大?就算长大了,也结不了棉花,你折腾什么啊!”说完我气冲冲的走了。背后,是忙碌的奶奶…… 走到屋里,果然看见了母亲:“妈,我们又放假了!” “嗯,吃饭了没?吃饭去!给你热在锅里呢!——她在干什么?” “谁啊?” “你说谁!” “哦,奶奶说她在种棉花!”我顺便挤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眼神。 “种棉花?那巴掌大的地还种棉花?”母亲很是惊讶,如果我刚知道时一般。 “当然喽,几颗棉花籽也占不了多大地!” “几颗棉花籽?她以为她还小?小孩过家家?真是老糊涂了!”一向对奶奶不满的母亲,此时极其愤怒。 我也不敢再语。 晚上,全家人都知道了这件事。经过热议之后,得出一致答案:坚决不让她种棉花!这不瞎折腾么,那么大岁数了,也不歇停,我们哪有时间一直照顾她,只希望她好好地,别闹出什么事来!再说,我们家十几年没种过棉花了,那活,要细心的人才行! 但是奶奶像老顽固一样,坚持伺候她的棉花。有一次,母亲趁奶奶不注意,“破坏”了那块小棉田。奶奶失望地重新平整好,但半天也找不到棉花籽,奶奶自语道:“但愿,它能长出几颗。不知道它们在哪里,但应该还在这土里面……会长出来的,会长出来的……” 母亲看见奶奶的样子,气急了。她对奶奶大吼道:“您是不是吃饱了没事干?您还想给我们添麻烦吗?我们也不容易,还要伺候你!你就别折腾了,行不?” 奶奶沉默不语。 “好!行!你种吧,你瞎折腾吧!你有本事不用农药,不用肥料把棉花给我种出来,我就不阻止你!”母亲异常愤怒,我也没想到母亲会说如此狠的话,感觉空气瞬间凝固。 奶奶仍旧沉默。看来,奶奶并没有被母亲吓倒。 我原来以为母亲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她真的把农药、肥料,甚至锄头等都藏了起来。 看来,母亲决定不再理奶奶。 渐渐,也没人再说奶奶了。只是经常看见她倔强地扛着邻居家的锄头,往那棉花田去。 人们脱掉了厚厚的毛衣。暖暖的阳光照在我们身上,感觉觉格外舒服。草、树好像都感觉到阳光的温暖,从睡梦中惊醒,又开始环视周围的新况。那嫩嫩的绿,让鸟儿也高兴地唱着歌。 “发芽了,发芽了!一个,两个……七个!七个!有七个芽头!”奶奶像小孩子一样手舞足蹈,好久没见她这样,感觉她也不难相处:如果奶奶一直这样,我们该不会很怕很怕她吧! 没有人愿意和她一起分享那快乐的一刻。奶奶又沉默地忙着:扛着邻居家的锄头,把棉花苗移到宽敞的,阳光充足的地里去,不过我始终不明白她为什么把棉花苗种在那么大块土地的边缘上? 夏、秋季节交接时,气温计也受不了。 不知不觉,秋季逼近。火红的阳光照耀着大地,仿佛要把万物烧焦似的。狗趴在沙地里,吐着舌头喘息着。知了歇斯底里地喊着,以前嫩嫩的树叶也被晒得老练起来,黝黑的绿也抵挡不了毒辣的阳光,被晒出了油脂。土地边角的那几株棉花当然也受不了,膨胀、膨胀、再膨胀……终于,在一个午间,“乒乒、乓乓、乒乒、乓乓”全炸烈了!白白的棉花爆晒在阳光下,暖暖的! 奶奶兴高采烈地来到地里收棉花。笑着,像棉花一样灿烂、温暖…… 回家,奶奶计算着:“还算争气!种了七株,活了五株,每株结了十七八朵,一个棉花至少有三颗好种子,每个窝栽三株。呵,明年至少可以种八十个窝……” 尔后,经常看见奶奶在阳光下反复地晒着那些她视如珍宝的棉花籽和几十朵棉花…… 〈三〉 2009年,奶奶八十六岁。 为了迎合播种棉花的好时期,妈妈早早的行动起来,几经翻晒的棉花籽像奶奶一样精神抖擞,仿佛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奶奶选择了一个好天气,扛着邻居家的锄头又去种棉花籽了。我发现那棉花田至少有去年五倍那么大。翻土、挖窝、播种、掩土、浇水……一个个动作,奶奶显得那么吃力,又那么情愿。 今年的夏天悄悄来临。阳光依旧明媚,奶奶的棉花却生了棉铃虫。“怎么办?”我很是替奶奶着急。 “妈,奶奶的棉花遭殃了,好多棉铃虫,你让爸爸去给棉花打农药吧!”我恳求母亲。 “哼,想得美!家里又不缺那点棉花!谁让她种的,让她自讨苦吃吧!别理她,棉花死了就死了,免得她再折腾!”母亲狠狠地丢下几句话,我也无语还击了。 希望奶奶放弃她的棉花,安度晚年。 这几天很少看到奶奶的身影。 吃过午饭,我看见奶奶又准备出门,于是偷偷跟了上去。原来她又去棉花地了。只见她弯着腰在棉花树上弄什么,十分专注。许久,我惊讶地得知真相——原来奶奶正在摘有棉铃虫的叶子。心莫名其妙地酸楚。不忍心再看下去,偷偷地往回走,影子也害羞地躲在脚下。 又到收获棉花的金秋时节,奶奶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四〉 2010年,奶奶八十七岁。 奶奶不舍得丢掉任何一颗可以发芽的种子。因为前年的几颗种子,今年我家那块最大的土地竟然全种上了棉花!我不敢相信,母亲更不敢相信。邻居们直对母亲夸奖奶奶好能干,弄得母亲脸烫烫的。 奶奶仍旧扛着邻居家的锄头给棉花松土、除草,用邻居家的桶给它们浇水…… 母亲让我和妹妹们去帮奶奶除草。奶奶望了望那片棉花地,对我们笑了笑…… 母亲让父亲去给棉花地上农药。今年的棉花没再被棉铃虫欺负…… 母亲去给棉花上化肥。今年的棉花比去年的好上很多倍…… 奶奶笑了…… 如往年一样,在骄阳下,棉花陆续的炸裂。远远地望去,白茫茫的一片,宛如一张巨大的棉被…… 午饭间,天气预报说今晚凌晨会有雷雨。奶奶慌了,全家人都慌了…… 吃完饭,准备好工具,全家人都下地摘棉花。力气大的负责运输,力气小的负责摘。奶奶急了:“怎么办?怎么办?遇上鬼天气了!老天保佑,千万别湿了我的棉花,我明天就去给你们烧纸钱……。” 夜幕降临,我们开始手忙脚乱,怕那雷雨说来就来。棉花地里,还有一半没有摘,父亲说:“别急,慢慢来,能收多少算多少!”于是我们打着电筒,继续忙碌着…… 终于完工了,我们如释重任。回到家,已有十一点。 睡梦中,雷雨将我惊醒。我又安静地进入梦乡。此夜,已经没有什么牵挂了…… 今年,奶奶的棉花收成可喜。 〈五〉 今年,姐姐结婚。 我们纷纷给姐姐准备礼物。所有礼物中,唯独奶奶的最为特殊:一张又厚又大的棉被,被火红的被套罩起来,显得格外喜庆,很是夺人眼球。裹着的,不仅是温暖,更是一种慈爱,一种奶奶对孙女的不舍之爱。当姐姐接过奶奶的礼物时,泪水模糊了双眼…… 一份礼物,奶奶委屈地准备了三年。 晚上,爸爸问我道:“你还讨厌奶奶不?” 我无言以对。 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奶奶她舍不得你们任何一个啊!她对我说,她活不长了,也不知该给你们留下什么好!她种棉花,是想给你们留下一个念物,让你们记得有她那个奶奶!她也不容易!——她说她会给你们五姐妹都种一张厚实的棉被出来。也不知她还要种多久。孩子,别怄气了,血浓于水……。” 〈六〉 2011年,我离开家乡去远方求学。 临走时,奶奶问我什么时候会回家,我回答:“我也不知道!”她还想和我说些什么,车却已至,那声“奶奶,再见!”始终没有叫出口。 趁国庆节回家。与家人一一打完招呼却发现奶奶不在。问父亲,他让我去棉花地找找。 果然,奶奶正收着棉花。她看见我,先是一惊,随后笑着对我说:“二妮子,刚回来?也不好好在家呆着——看,奶奶今年种的棉花可比去年的还要好,你可享福了……” “奶奶,我们回家吃午饭,行不?”第一次叫“奶奶”叫得这么顺口。 “好嘞!” 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一堵无形的墙顿时烟消云散。 开花了!真的开花了!一朵、两朵、三朵……开在我们的心间! ——后记 作者:蒋佳佳 地址:德阳市旌阳区金山街157号 电话:18783840241 (责任编辑:祁桂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