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花开文学网移动版

忽然花开 > 合作征文 >

报答(乡情)

  农村分田到户的那一年,村民王大能就率先在村里买了拖拉机,搞起了土地耕种、机械运输。当时村里的机器少,王大能如鱼得水,承包了村里的大部分农机活儿。经过几年的勤劳苦干,王大能的手里积攒了不少钱。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中的不少人也买了拖拉机从事农田耕作。这样,农机多了,竞争力就强了,经济效益就下降。头脑灵活的王大能看到很多人外出打工挣钱,干脆把耕地运输的拖拉机卖了,跟随南上的人流去南方打工了。

  王大能离开了村子,一走就是十多个年头,没有回村看过一眼。这期间,也有各种各样关于他的说法传到了村民们的耳朵里。有的说,王大能在外面做起服装生意发大财了;有的说,王大能还在暗中搞房地产买卖,当起了大老板。当然,也有人说王大能没赚到多少钱只是混日子。反正,村里的人都知道王大能在城里立住脚了,不会再回到农村来看看乡亲们的。

  然而,就在村民们渐渐将王大能淡忘了的时候,这年的春节前几天,王大能突然出现在村口。更让人们没有想到的是,王大能不是一副老板的打扮,不是西装革履派头十足,却是一副悲惨相:身上的衣服又脏又破,脸上贴着膏药,手臂上还吊着绷带,走路还一瘸一跛的。在乡亲们的询问下,王大能才吞吞吐吐地说:“我在广州做服装生意,不料一场大火烧毁了所有钱物,自己侥幸逃得一命,但又受了重伤。多亏朋友们的帮忙,凑了一些路费才能回来。”

  王大能遭祸的消息迅速传遍全村。当晚,村里的许多人家都来看望王大能了。有的送来了鸡蛋鸭蛋,有的送来了大米白面,更多的送来了钱,他五十你一百的。大家都叫王大能好好养伤,身体养好了再图发展。让王大能没想到的是村长也来了,村长掏出一个红纸包对他说:“这是一千块钱,你知道的,村里比较困难,这点钱你先急用吧!”此刻,王大能再也抑制不住情绪的激动,不觉哽咽起来,几次想说出什么话都未开口。

  大家对王大能一番安慰后,起身告辞。就在村长刚走到门外,王大能突然大喊一声:“你们都回来!”大家一下愣住了,都停住了脚步。这时,王大能已经泣不成声。他猛地站起来,解开膀子上的绷带,剥去脸上的药膏,在屋里来回地走动。王大能边走边说:“你们看,你们看,我根本没有受伤没遭祸,我对不住大家,我骗了乡亲们。其实,这些年我真的赚了很多钱,可我怕露富,害怕乡亲们跟我借钱,担心村里让我回来投资办厂搞建设,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就想出了这个馊主意。没想到,我的狼心狗肺却换来了乡亲们的一片真情。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世上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们的善良之心。我决定拿出一百万元帮助村里修路建桥,还想在办个服装厂,让乡亲们进厂做工,大家一起走共同致富的路子。”

  王大能的话刚说完,屋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不久之后,王大能真的为村里修成了一条水泥路和一座大桥。那条路直通外面的世界,大货车小轿车都能进出村里。再后来,村里的那个服装厂又建成了,村里的很多男女青年都进厂做工了,家家户户都走上了致富路。王大能说:“我现在更明白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只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作为农村的主人翁,我们农民自己更应积极主动地参与新农村建设。我的根在农村,农村永远是我的家,我一定会把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