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那里的声音(乡情)
时间:2014-11-01 14:29 来源: 作者:夏朵朵 点击:次
爸爸主动给我打电话了,这是平时少有的“优待”,居然声音里还带着笑意,听起来心情似乎很不错。他问我在干嘛,我答“在写作业啊”,他停顿了几秒说,“写作业啊?都没出去玩吗?”我想说,其实,我没有写作业,只不过一边听《山楂树之恋》的故事,一边稍微纠结下《到灯塔去》的书评罢了。可是,他一定以为我在努力读书,所以很麻利地收了线。尽管,我也希望能像我室友那样和爸妈讲电话半小时以上,可是,没办法,在爸妈眼里,我的学习就是“天大的事”。
洗洗刷刷的时候,突然想起我小时候家里人特别期待爸爸的电话,而妈妈总是表现最为明显。那时候,妈妈在家带着我们姐妹三个,爸爸在外打工。妈妈常常在家念叨爸爸怎么半个月、一个月都不打电话回家。有时候是嗔怪的语气,有时候却也心里很恼火的样子。在那个手机不如今天这般普及的年代,妈妈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我们村对面的那家小小的商店:那儿有村里唯一的一部电话机。
后来,奶奶去世,爸爸、妈妈都去了桂林,我们三姐妹留守在老家读初中。时不时的我们也会像当年的妈妈那样,被那个商店里老板娘尖锐的嗓音给“召唤”过去。好像,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每一次都是我们姐妹仨前前后后成直线朝目的地奔进的吧。都是些嘱咐我们姐妹几个好好相处、天冷记得添衣服、给我们打了多少生活费的电话,话筒经常是爸爸讲完又传给妈妈,或者,妈妈讲完问我们“你们要不要跟你们爸爸讲几句?”因此,我们姐妹几个也是轮流着跟爸妈分别说上几句话。明明只是些最家常不过的语句,如今想想,总觉得眼里都能挤出水来。或许是透着寒意的雨夜感染了我的心情,感性的因子又跑出来“作祟”了。
时隔十年,因为求学外地,我很少回家。即使回家,也是寒暑假追随爸妈辗转各种临时的工棚或者是租住的房子。逢年过节,礼炮欢腾的时候,总免不了抬头找找北斗星的位置。因为,那七颗星组成的勺状物勺口就正对着我们家的土砖房。我于是又忍不住想,这样的暴雨,没人看管的老屋会不会屋漏处处?或许,妈妈也开始同样的担心了吧。我后来听说面容姣好的芳芳姐嫁到了邵阳,爱笑、笑起来就找不到眼睛的朝阳哥家里又添了位千金,独居50多年的龙升伯伯找了位特别能吃的伯娘,那对曾经横行乡野的夫妻现在女的得癌症死了、男的搬到了以前我奶奶住过的房子里了……后来的后来,关于老家,除了不会褪色的记忆,还能偶尔“听说”,我也就不那么唏嘘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