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犹如江河
时间:2018-09-14 13:51 来源: 作者:二月乡村 点击:次
周末,去抚顺郊外二哥家玩。下午三点多钟,太阳已被西山挡住一半。我信步门前小道,看见邻家小男孩,手里掐着食品在吃。便与他聊起来。 “小朋友,你家院里那个老太太,是谁呀?” “我奶奶。” “奶奶,与你们一起生活?” “不是。奶奶住在老家朝阳喀左农村。昨天,来我们家串门来了。” “你吃的啥好吃的?” “酱猪舌头。我妈妈刚才给我买的。” “好吃吗?” “老好吃啦。”说着,男孩大口咬下一块,快速咀嚼。一脸灿烂。 “这么大一块猪舌头呀,给奶奶尝尝没?” 男孩闻听此言,立马收敛笑容。脖子一梗,眼睛翻楞着我,语调无比激动——“多贵啦”! 又一日,坐131路公交车外出。有个穿着“台三”小学校服低年级的女孩,靠在后门扶手那。手里举着一串豆皮。豆皮汤汁欲滴,女孩连忙扬起头,将眼看滴落的汤汁“哧溜”吸到嘴里。还吧唧几下嘴,荡漾着一副陶醉模样。看那样子,那串豆皮对她来说一定美味。 女孩背着沉重书包,眼睛一直贪婪盯着那串豆皮。 我忍不住问:“你倒是,快吃了呀!” 女孩细声细语说:“不行。我的那串,都吃完啦。我买2串,这串是留给奶奶的。” 车行驶到“出租汽车公司”站,女孩蹦下车。快速跑过车水马龙的二环。走向对面。那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平房区,居住的大都是外来务工人群。 男孩与女孩“吃”的言语和行为,我不禁心头颤动。让我想起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的一段话。 我们幼小时所得印象,哪怕是极微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来,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样,水性很柔,一点点人力便可以将其导入他途,使江河的方向根本改变。倘若从根源上这么引导一下,河流就有不同的趋向,最后就流到十分遥远的地方去啦。 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彰显各自的家风与家教。孩子是家庭的明天,是民族的未来。有鉴于此,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使之明礼仪,知孝悌,尤为重要 我也扪心自问:我家的小河,流向了何方? (责任编辑:古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