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国文学内刊年会暨编辑业务培训班在京举办
时间:2019-12-24 12:36 来源:未知 作者:池墨 点击:次
吴义勤谈到,文学内刊是新中国70年文学历程的重要参与者,它们扎根基层,分布广泛,紧密团结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直接服务于当地的文学发展、文化建设,为文学人才的发现和培养,为当地群众文学生活的丰富和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学内刊是重要的文学阵地,是作协文联工作的重要抓手。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做好文艺工作,增强各级文联作协的组织力、引导性,就要充分重视文艺工作的基层力量,从文艺战线、文学阵地的高度来认识文学内刊的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延伸服务手臂,下沉工作重心,加强联络和指导,帮助基层文学阵地加快建设、发挥作用。近年来,中国作协做了大量面向基层的、实实在在的组织工作,开展大量面向社会、面向基层的文学公共服务、文学志愿者活动,特别是2018年举办首次全国文学内刊工作座谈会以来,由中国作家网牵头,建立文学内刊工作的长效机制,努力拓展文学内刊的新媒体空间,提振大家办刊热情,促进刊物之间的交流,提高各级文联作协对内刊工作的重视程度,取得显著成果。 开班式上,施战军、孔令燕从文学内刊的特殊性、与作者的密切关系等角度分享了对内刊价值与定位的理解。 施战军从自己早期创作经历出发,认为内刊在他的最初写作之路上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内刊是作家开启初始创作的重要台阶,是最早的文学火苗,对于作者的发现、推举和成长至关重要。在他看来,内刊应有提携、推动创作者的义务;应有责任感,把握好选择作品的尺度。此外,他特别强调,主编对内刊的品质、趣味起到关键性作用,写作者可以坚持个性,但是刊物主编需要有开放的视野和胸怀,要有大的文化格局和较强的审美能力,了解当前的创作思潮,明晰自己的刊物定位。 孔令燕谈到,作家成长离不开文学内刊的培养与引导。从文学“门外汉”到创作优秀作品,内刊为文学爱好者搭建成长的桥梁,同时将所有热爱文学创作的人联系起来,为大家提供交流创作的机会。 开班式后,吴义勤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他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和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等方面阐述了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提出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就要做到认真传达好学习好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好落实好四中全会提出的有关要求。具体到文学工作,要落实好关于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的要求,落实好关于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各项要求,要把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与加强文艺阵地建设结合起来,坚持用理想信念来教育党员、团结作家,不忘初心使命,坚决贯彻好党在文艺领域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文学内刊的全部工作之中。 为增强编辑业务能力、规范编辑流程、促进专业交流,此次培训班以专题讲座、分组讨论、座谈会、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组织学员开展学习交流,邀请孟繁华、何平、付秀莹、王十月、徐晨亮、走走等作家、评论家、文学编辑为培训班学员授课及座谈交流。 本次年会是继2018年首次全国文学内刊工作座谈会之后举办的第二次全国性文学内刊会议,为期四天。一年来,中国作家网广泛调研,切实了解文学内刊发展现状,依托自身优势为全国文学内刊提供网络平台,设立驻站内刊制度,改版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邀请50余家文学内刊入驻中国作家网,在页面显著位置展示驻站内刊最新作品集,推动优质文学内刊资源在更广泛的阅读群体中传播。此外,中国作家网还在与《文艺报》合办的“文学观澜”专版定期推介优质文学内刊,提升文学内刊的关注度。 为进一步扶持文学内刊的发展,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在建立年会机制的基础上,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表彰优秀刊物和编辑,加强中国作家网的内刊网络平台建设,创建内刊之间的深度合作机制,以惠及更多文学人口,为基层文学组织工作提供帮助、增添活力。 (责任编辑:池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