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梦亦红楼
时间:2010-10-20 22:16 来源:原创文学 作者:胡晓倩 点击:次
似乎从有传说中的红学起,几乎所有人都把矛头指向薛宝钗——批评她是封建礼教的代言人,是绛珠神瑛“木石前盟”的破坏者,是八面玲珑圆滑世故的虚伪滑头……同时,大家无一例外的歌颂宝黛批判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 的确,批判封建礼教,至今还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宝黛自然幸运地成了反封的楷模。说得冠冕堂皇一点,他们可是树起了新时代的旗帜啊!然而,我想问,处于那个封建社会的宝钗,她又哪里错了?(在此要特别说明一点,我本人,也是宝黛的坚挺粉丝啊!我就是想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为宝钗说句公道话)我们来以现在新社会的世俗目光看一下:当时贾家已是表面风光无限,钟鸣鼎食之家,实则千疮百孔,门庭衰落,宝玉寄托了整个家族复兴的希望。如果,他作为一个有上进心的新青年,他不该发奋读书,考取功名。振兴家族么?这不仅仅关系着一个家族的兴衰,更是一个人上进心的体现!宝钗说错了么?在那个年代,除了做官,还有什么更好的出路么?尽管我也极厌恶官场上的争权夺利,但是那时的现实相信比现在的现实还要现实。就算宝黛的恋情放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众人眼中的他们又是什么?反叛,早恋,不思进取的问题少年?封建,在当今有比那时强去多少?同样的应试,同样的考取功名。科举——高考,异曲同工,就有两点不同。一是封建十年寒窗,我们是至少十二年,还不包括读研;二是封建社会一旦考取了功名就可以做官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而现在,又有多少研究生都找不到工作! 说了这么多废话,我只是想说,宝钗只不过做了当时所有正常人都会做的事,而且比一般人做得要善良的多。比如那次“行酒令事件”。以她的聪明圆滑,她完全可以在老太太王夫人面前不动声色地提出,可是她没有,反而款款的拉起黛玉的手,讲起她小时偷看闲书的经历。可见,宝钗内心还是有一份少女情怀。只是在封建礼教的熏陶下,她必须用自己所信奉的正统观念排除一切异端的杂念,自我克制,以保持贵族闺秀遵守纲常礼教的道德。其实,薛宝钗的淑女人生,也是活的很艰难的。最终,世俗的“金玉良缘”不敌飘渺的“木石前盟”,宝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永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生,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