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接到他女友的电话,说他走了,我简直不敢相信。大约一个星期前我还打电话给他,叮嘱他别忘了请我喝喜酒,而他却在电话里问我工作怎么样,生活的压力还重不重?然后,一起感叹,人生总有太多无奈。
起初,我没有听懂,还以为他不堪生活的压力和重负而选择离家出走。因为,我清楚地记得,春天时,他在迈皋桥买了一套小居室的房子——他和他的女友恋爱5年了,他没有理由不给她一个温馨的家。不久,他的母亲生病,为了给母亲治病,他延迟了婚期,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负债累累,更要命的是,由于资金周转不过来,他转让了经过两年才经营起来的米店。
然而,我很疑惑:虽然和他在一起的日子不多,但是,无论是见面还是在电话里,总见他爽朗的笑声和睿智的谈吐,更何况,他每天乐此不疲地穿梭在各种论坛里,思考、写作,几乎每一篇时评和博文都闪耀着他独特的思想和睿智的光芒。他怎么可能会不堪生活的重负而选择离家出走呢?
他的女友哽咽着强调,他出车祸,走了!被渣土车撞了!我拿手机的手开始颤抖,眼前一片模糊,仿佛是在做梦,这,怎么可能?她说,西祠金陵观点发表了有关他的帖子,你可以进去看看,如果可以,请来看他最后一眼。
我就近找了一家网吧,另一个文友,也是他的同学,已经发了一篇悼念他的帖子。看完报道,发现他已于 12月23日 上午8时离开了大家。
眼前立即浮现出和他相识相知的日子。两年多前,我开始时评写作,每天进入论坛写帖、跟帖,并将写好的帖子转入到自己的博客,让网友回复、跟帖。由于他新闻系出生,因此,留言中给了我很多指导性的东西和鼓励,并建议我进入猫眼看人、迪凯社区等论坛看看。彼此回复多了以后,互相要了号码和地址,这才发现真的很有缘分,两人不但住所仅仅几步之遥,而且每天同往一个方向上班。
十月的一天,我下班后打电话给他,想当面向他学习,他爽快地答应了。当时,有两个朋友正在路边的大排档等我。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仔,所处的朋友也都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而他曾经在省电视台做过两年记者,因此,选择大排档他会不会嫌弃?然而,我的两个朋友说所有的菜已经点了。
刚开始,他执意不肯喝酒,说是吃过晚饭来的。我再三说,吃过晚饭也能喝点,如果不喝就是嫌弃我们了?他说,我真的是吃过饭来的,既然大家都是性情中人,我就随便喝点啤酒吧?由于彼此的真诚和直爽,首次见面,并没有多少约束,大家都是年轻人,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
不久,我离开南京回故乡创业,他和他的女朋友为我饯行,吃完火锅后又到了他们家里坐坐。发现他的卧室,除了一张床和一台电视机外,墙角堆满了一人多高的书和报纸。他的笑声很爽朗,谈吐很诙谐,就像他的时评一样,在诙谐幽默中指出问题的根源。
他的同学和老师都说他是一个勤奋好学、十分孝顺的儿子,为了给母亲治病,他推迟了自己的婚期。他善于思考和发现城市的诸多问题,时常为民生百姓呐喊,但谁也没有想到,渣土车——这颗城市的“隐形炸弹”会突然让他英年早逝。
金陵观点的编辑和网友们也深感沉痛和惋惜,发起了悼念他的帖子,但我宁愿相信,他只是一个人出门“远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