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向往大美之境--<大美伴我行>自序

发布于:2008-06-16 20:56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王秉钧

   

 

   感谢天地的启示和先哲的指点,使我这本散文集有了一个与大美相伴相随的名字。大美一词出自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很欣赏庄子的这句话,便把它化入我的书名了。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也用不着言。她已经把大美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还用得着言么?天地不言,是天地的一种美德。  

  面对天地之大美,我们则不能不言。如果不言,就是失语,就是麻木,就是遗憾,就是无视美的存在,就是对美的大不敬,也就辜负了天地的美意。  

   天地将美赐给人类,让美与人类结伴而行。如果你感悟到了美的存在,美就会渐渐地渗入你的内心,使你进入一个美的境界,感悟愈深境界愈高。  

  人,一旦感悟到了美,进入了美的境界,就会有种强烈的表现美的欲望。于是,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就出现了俞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交响曲》;就出现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凡高的《向日葵》;就出现了中国的《红楼梦》、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就出现了北京的故宫、巴黎的圣母院;就出现了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张旭的狂草……  

  吾辈不才,远不及大师之万一。但,苔花如米小,亦效牡丹开。于是,便有了我的散文。  

  人生,如同一次漫长的观光旅行。无论是在长城岭上,还是在大海之滨;无论是在偏僻乡村,还是在绿色军营;无论是在山阴道上,还是在小巷深处……都有看不尽、看不厌的风景。这风景很美、很美,美得令人陶醉,美得令人留连忘返。我不得不拿起笔把她记录下来。这便是我的散文。  

   我的散文是立足于写实的。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后来参军,再后来在机关工作。现在,我已经在人生的旅途上走过了50多个春秋。50多年来,我做过些什么,想过些什么,都能在我的散文里找到像流星一样滑过的痕迹。世间万物对我皆有情,我亦钟情于世间万物。所以,我的笔下都是些真情文字。我写乡情,我写亲情,我写友情,我写天地大美之情……有人说,我的文字里,总有一股浓浓的化不开的情。这话,我信。由于受“诗书传家”的影响,我的散文里还不时跳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音符。  

   我追求散文的美。这种美,不仅包括内容的美,也包括形式的美,更包括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美。人心之美是自然之美的内浸,自然之美是人心之美的外化。没有美的心灵,就不会有美的发现,也就不会有对美的表述。美无处不在,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悟,美源于心。小桥流水是美,大江东去也是美;雨打芭蕉是美,风伴雷霆也是美……一切真的、善的东西都是美。有位文学青年问我,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得美一些呢?我说,文章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人的心灵的反映,要想把文章写得美一些,首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当你发现了美,和美心心相印、融为一体的时候,你的文字里就会活跃着美的精灵。我是试图把我的文章写得美一些的,但我追求的美,不是贵妇的首饰,不是倩女的脂粉,也不是绅士的领结。我追求的美,是一种大美——是纯朴、天然、大气,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友好,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相融。  

  大美之境,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是为序。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