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在山野里奔跑的孩子

发布于:2020-12-30 11:19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陶桃
是谁
使那
半山腰儿
燃起团团火
诱群儿竟奔去
要把它扑灭
一时
却又拎出灯笼多多

  是的,我们就是那群在山野里奔跑的孩子。星期天,在田野里、岑林野陌和群山沟壑,我们几个伙伴追逐着,奔跑着,喊叫着,探寻着!用最单纯的心境,守着最初的萌动,用生命与自然进行对话。生活的艰辛与忧伤都在我们的欢声笑语里消匿得无影无踪。
 
  家乡在泰山西麓,有群山,有宽广的平原,有幽深的沟壑,有众多的水库、小河,还有因挖煤而塌陷生成的沼泽地。我们天真无邪,山野里充满欢乐,追求自由和对自由的选择是我们的天性。每年我总是满怀期待,从花开到花落,幻想哪天能有惊喜出现。
 
  春天,是个多梦的季节,新鲜的空气中泛着甜味,这就是幸福的味道。春暖花开,心情随之明媚起来,幸福的阳光照耀田间的每一个角落。看一行行麦苗,一片一片的绿,生机盎然。沐浴着暖暖的阳光,我们的心情和农民伯伯一样,看着长势旺盛的麦子,兴奋着。我们不顾一切地奔跑,要去寻找书本中的黄鹂和停在电线上的小燕子,我们为自己的举动而自豪,也为燕子的归来而感到喜悦。暖风拂过树梢,落满大地山川,鸟语花香,山明水秀的景色已近在眼前。而我们的到来,恰逢陌上花开,白色的荠菜、黄黄的蒲公英、紫红色的地黄花竞相开放,一朵朵,一丛丛,洒遍天涯。
 
  山野里充满宁静与惬意。踩踩春的气息,春情永远是那么令人诱惑,找寻一些风景让自己丰富起来。静静地看着着春天中的一花一草,想把春天的一切都赏聚收眼底。村北的水库是一个美丽的所在。水库里的水满满的,由闸口流出,飞溅出水花,它是穆河水的一个源头,另一个源头是东边邻村董五村的水库。因常年有水,水库里的长满水草,鱼儿快乐地游戏其中。水库周围,片片树林,层层梯田。走在水库周围,如人在画中走,心绪完全融化在秀美的山水中,这种妙处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躺在岸边软绵绵的草地上,有种说不出的惬意,淙淙的流水声好似给着美丽的风景谱写的一首美妙的乐曲。
 
  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力均蕴含着灿烂的色彩。随着发现更多新奇的东西,它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尤其是在夏天,丰富了我们的少年。
 
  村北靠近群山的山野沟壑多,而每一条大的沟壑都会被修坝截住,形成一个个水库,每一个水库分属于各村。我们对追根溯源,饶有兴趣。我想知道,汇入水库的溪流的源头,于是就缘溪而行。忽然发现一个深水坑里有一只大螃蟹,惊奇的我就伸开双手去逮,可是那螃蟹钻到窝里去了,水太深,根本够不到。我遗憾地摇摇头。溪水潺潺,步步成景,透出一股山野气息。走进山沟的源头,这里只有安静。除了偶尔飞过的山鸟鸣叫几声,越发显出别样的精谧。还发现有一处红色的片状土,被我们像发现了宝似的,后来知道那是页岩。一条山沟的尽头,满足了人们追根刨底的心理。那儿,也安静到极致。这天下的静谧都给了溪流、飞鸟和林间的清风。
 
  小泰山和陶山雄峙东西,中间夹着团瓢水库,青山如黛,风景独特。我们想知道山后是什么,于是就去爬小泰山,我们顺着上山的小路绵延而上,路边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我们挑战自我,努力攀爬。我们也要去寻找青松,因为久居平原,很少看到有香气的柏树,更别说松树了。一根根松针,直诱惑着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爬上山顶。眼界开阔了,心情也豁然开朗。极目远眺,山后面还是绵延的群山,看不到尽头,它们诠释着世界的博大。因为不知遥远有多远,更不知道遥远的背后是否依旧遥远,所以自己被眺望弄得一脸的疲惫,心中只是充满了想象和憧憬……可越是想象,越要想知道山后面的世界。我真想望穿阻挡我远眺的群山,我又希望自己变成一只快乐的小鸟,飞越连绵不绝的群山。
 
  年少的我们,始终怀有希望,我们想看到黄河,就去爬陶山。对黄河,我们望眼欲穿。因为大家都传说,站在陶山顶能看到黄河大坝。陶山是我们这儿最高的山,山洞多,传说极多,给人超凡脱俗的美。一路走来,欣赏着路边风景。陶山正面没有路可上,我们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用屁股盯着石壁,两手撑着石壁硬是爬过了十米左右的石缝,现在想来真有些后怕。我是第一个跨爬过石缝的,就告诉后面的几个人。还好,在我的鼓励下,几个人都顺利爬上来。要是有一个人失手掉下去,后果不可设想。站在陶山顶上的铁架子上,心旌飞扬、无限憧憬。我们大喊,呼喊声在山谷间回荡,向远方传去。向西北望,果然能看到黄河大坝,高出地面很多,那就是渴盼已久的黄河!我能听到自己因为极度兴奋而剧烈跳动的心。看到黄河大坝也就算是看过黄河了,总算了结了一个心愿。据说铁架子是以前导航用的,早淘汰了,铁锈斑斑。是的,无限风光在险峰。向南俯视,我们生活的活动范围尽收眼底:我们村,邻村,赶年集的张店村,还有姥姥家……被一条条细线连着。真想把美景尽收眼底,珍藏在心里。休息后,我们体会到:所有的磨难险阻,都是通往光明成功的垫脚石。直到以后,我们一如既往地探索,走向未来,而不断地坚强起来。过了许久,我们顺着西北方向的小道下山,在半山腰有个小洞,往外冒着凉气,手伸进去,感觉阴冷,可存放冰糕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逐渐成了一个爱思考的人,一个爱琢磨的人。
 
  在陶山东面有一座小山,名垛子石。山顶立有一块奇石,名叫垛子石,它红黑色,击之作金铁声,由三个接触点支撑着。传说这块石头的来历,当地流传着一段传说。古时候华水南部一带山峰林立,交通不便,老百姓耕种需翻山越岭,很不方便。二郎神看到人们生活困苦,决定为民解难,把阻挡人们出行的山担到东海里去。一天,杨二郎担着山来到村北光石梁时,觉着鞋内有东西硌脚,便把它磕了出来,原来是块小石头。小石头就是现在的垛子石,垛子石山不同于陶山和小泰山的石灰石岩,它是砂岩山,南坡是风化后的沙土地,能保水,不会积水,有利于多肉植物的生长,因此南坡密布着很多多肉植物,而在周围其他地方则没有。我很好奇,就挖出一些,带回家栽下,希望它们能长大、开花。可最终因浇水太勤那些多肉植物都死掉了,令人遗憾与伤心。多肉植物这个名字是最近才被自己关注起来的,不知那时叫不叫多肉植物。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它簇拥出缤纷色彩的世界。树叶枯黄的秋,苍茫的风低吟浅唱着深沉的歌。我们看清了落光了叶的杨树,每一棵树凭着挺拔的力度,青云直上,志存高远。它们的最高枝高得让我们无法企及,居高临下的威风令人向往、迷茫和崇拜。什么时候能到树梢那儿,仔细地看看它们,它们为什么长那么高呢?
 
  秋天的蒲苇棒呈棕色,长长的,滑滑的,样子真好看。我们又相约去看煤矿塌陷地里的蒲苇棒。我们还去摘酸枣,看秋天的景致,寻找生活的情趣。还被酸枣树上的马蜂蜇过,但自己坚强地忍住了。把酸枣放到嘴里,又脆又酸,先酸后甜。记得父亲的一个河南朋友的弟弟来我家,我给他采摘的酸枣吃。酸枣核在他嘴里不停翻动着,不舍得吐掉,应该觉得别有一番滋味吧。
 
  一群山,一乡水,一片野,自然、质朴,可亲如人,目之所及,踏遍足迹,便是最丰厚的收获。我们是属于山野的,吸收着山野的气息,连带入梦里的都带着山野的味道。山野之声,声声入耳。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大自然中吮吸、成长。可青春少年是一朵容易凋零的花朵,短暂的美丽就已结束。为走向高贵,走向自由,走向美好,走向智慧,我们在生活里一路颠簸,一路狂奔。经过时间的洗礼,我依旧怀恋,依旧怀恋那个在山野里奔跑的我。这里有蓝天、白云、青山、水库、小河,这儿的风景真的很美,我们跑到哪儿,欢乐就落到哪。现在的孩子,很少有机会亲近自然,很少和土地紧密接触,他们的成长体验与我们年少时不同,二女儿自上了初中,我就再也没有机会领着她到大自然中玩耍,作业经常写到深夜十一二点,休息不好,学习效率怎能提高上去呢?我直想不通。妻子心疼地说:要求不高,只求考上个高中,再学个专业就行!我不知所措,只能让自己淡泊。
 
  时间带走了一切,面对流年飞逝,面对往事如昨,我们竟走了那么远,那么久。人生淡淡,保持一颗纯真的心,心情如同阳光下那一如初见的笑脸。而最美的画像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唯美了岁月,如果这是一个个梦,我希望永远都不要醒来。后来我喜欢一个人走很远的一段路程,就算目的混乱也丝毫挡不住好奇的心。只希望这个世界因为曾经有我而有点不一样。但我明白,流年况味,有的只是那时的幼稚和天真的表现,但那时的我们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而现在沧海桑田,我记忆里的田野已全变成了速生杨,小河不再常年流水,没有了夏夜里的蛙叫。水库也只是在夏天有水,里面也没有了常青的水草。常常我一个人呆呆地寻找着……只有青山依旧,把飘散在远方的思念收拢,成了安放灵魂的归宿地。对那些曾经美好的童话般的日子,只能一遍一遍地回忆,一点一点地回忆……
责任编辑:胡玲玲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