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春风化雨,文脉永存——忆章彦文老师

发布于:2025-08-26 10:01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远行者
 
 
  在我的记忆深处,章彦文老师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他是沭阳县龙庙镇庄塘村人,曾在县工商局工作,业余时间坚持文学创作,是中国小说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曾担任社会学学会会长、沭阳县文学研究会会长、沭阳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是沭阳文坛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章老师的文学成就斐然,其代表作《会走的村庄》《温柔的逼供》《找回阳光》早已在读者中享有盛誉。他以沭河村为背景,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短小精悍文章,深刻揭示了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他还屡获殊荣,摘得过“中国当代小说奖”、全国首届小小说优秀文集奖、首届全国大众散文奖一等奖等多项奖项,份量十足。
 
  然而,于我而言,章老师更是一位植根乡土、为家乡文化播撒火种的先行者。1980年代,他在龙庙乡政府担任新闻报道员。在龙庙的岁月里,为这片土地的文化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创办了《流星》杂志,这本薄薄的刊物,如同一颗划过夜空的流星,点燃了龙庙中学无数少年的文学梦想。它几乎遍布每个班级,成为我们课余争相传阅的珍宝。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班上一位女生在杂志上发表的现代诗《十七岁的花季》,在教室里引起的阵阵惊叹。也正是从那时起,我第一次知道了《流星》,也第一次记住了主编的名字——章彦文。他创办的《地柏》文学社,虽历经风雨,几度挣扎,却与《流星》杂志一同成为龙庙文化史上开天辟地的创举,至今仍是唯一的文学丰碑。
 
  那段时间,章老师手中的笔,不仅书写诗意,更忠实地记录着龙庙的时代足音。1980年代,他在《淮阴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龙庙淮海剧团淌水送戏下乡的报道:剧团赴灌南演出,突遇大雨冲垮桥梁,演员们肩扛人抬,硬是将服装、道具、音响等演出设备送到了演出礼堂。这篇充满温度的报道,后来被《沭阳县志》收录。不仅如此,龙庙淮海剧团演出的现代戏《送花》斩获江苏省淮海剧团演出奖一等奖、淮阴市文化局二等奖,还荣获沭阳县淮海剧团表演、音乐、导演三个单项一等奖,这些重要的文艺硕果能被《沭阳县志》收录,其源正是章老师在相关刊物上的及时捕捉与记录。试想,若无章老师的辛勤耕耘,龙庙淮海剧团的这些辉煌成就,又会有几人知晓?每当得知《送戏下乡》的壮举和《送花》的荣誉因章老师生花妙笔载入史册,我内心便油然而生敬意。所有关心龙庙历史的人,都理应铭记他曾为龙庙文化所留下的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与章老师仅有过一面之缘,却足以温暖我整个人生生涯。一次,我到县工商局送材料,敲开一间办公室询问工作人员材料应该交给哪科室?他看过后问我:“你是龙庙的?认识章彦文吗?”我答久闻大名,从未见过面。这时,我注意到第二张办公室坐着一位戴眼镜的四方脸中年男子,气质儒雅,猜想那便是章老师。他闻声抬头,温和地问我的名字。我答“袁爱中”。他听后,立刻站起身,拉过一把椅子让我坐下,亲切地打开了话匣子:“我常在报纸上看到你的大作。”我连忙摆手谦逊:“哪里是什么大作,不过是些豆腐块,惭愧得很。”他却认真地纠正:“不用谦虚,你在《沭阳报》二版头条发表的《一等功臣敬老情》就写得很好,还配有图片,这图片是报社摄影记者陈洪林拍的,我连忙答道,他提前联系我的,是坐出租车到龙庙拍摄的照片。他继续说你要知道,能在那个位置上刊发文章的,多是报社记者,资深报道员,你作为新人,能在二版头条发表通讯已经很不简单,这期应该是报社谋划已久的专刊。”他接着鼓励我:“不要只满足于写新闻,不妨向散文、小说领域试试水。”我面露难色:“我底子薄,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当即反驳:“这不能是借口!谁天生就会写文章?《一等功臣敬老情》一文文采斐然,否则报社怎会如此看重?”他还分享自己的经验:“我在乡镇办公室也待过,晚上值班时万籁俱寂,正是写作的黄金时间。你以后写了文章,可以带给我看看。”
 
  那次见面,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路。在章老师的鼓励下,我后来陆续在各大报纸副刊发表了十余篇散文,仅在《常州日报》副刊就曾两月内刊发4篇文章。章老师得知后,特意打电话告诉我:“这说明你的写作风格很对《常州日报》副刊的路子,编辑已经记住你了,千万不能放弃。”他更是给予我极高的期许:“我不敢说你是沭阳的后起之秀,但你一定是龙庙文学路上的践行者!”
 
  然而,随着工作变动,我负责信访、网络舆情、12345热线、重点工作督查及主要领导材料撰写等事务,终日被繁杂的工作裹挟,身心俱疲。夜晚,当回想完一天的工作,早已是文思枯竭,再无提笔的精力与心境,这几项一干就是十多年,在这十多年时间里,偶尔因领导的要求撰写重点新闻稿件向外推,从未写过散文、随笔等等。每每念及此,心中便充满对章老师的愧疚与不安,深感辜负了他那份殷切的期望与真诚的鼓励。
 
  令人深感惋惜的是,章彦文老师于2015年因病溘然长逝,令人扼腕。但他的精神与影响,却从未远去。自2007年起,由忽然花开文学网发起、以他名字命名的“彦文杯”全国征文比赛,这些年来一直没有间断。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座灯塔,一束薪火,照亮着一代代沭阳文学创作者的文学之路。它无声地诉说着章老师在沭阳文学界的深远影响力,也凝聚着整个沭阳文学界对他的推崇与缅怀。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章彦文老师,您是龙庙的骄傲,是沭阳文坛的丰碑。您播下的种子,已在无数后辈心中生根发芽;您点燃的火炬,正由多多的文学爱好者在接力传递,照亮更远的未来。
 
  
责任编辑:胡玲玲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