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磨谣(情感故事征文)
时间:2013-02-19 21:59 来源: 作者:唐伟 点击:次
小时候我们都有唱许多的儿歌,而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最难忘的却是妈妈的《推磨谣》。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家乡总是有一空皎洁的星月,想来是对山里人的眷恋。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由于交通的堵塞,所以家里牲畜和人的食物都是靠一墩石磨来完成。小时候的夜生活是挺丰富的。在上半夜里,一大家人在收获的玉米变围成一个圈,大人们就蹲坐在玉米的边缘掰玉米,而我和伙伴们就爬上那玉米堆上打滚。我最怕的就是玉米虫,所以每次都被表叔们吓得四处乱窜。一家一家的掰完了玉米壳就吃饭回家。下半夜我们这群不更事的孩子倒可以进入了梦想,而父亲母亲却还要准备明天牲畜的食物。 儿时的我很听话。每次困了时候不像其他孩子“造瞌睡”(土家语,意思孩子睡前的无理取闹),而是自己用四个木椅拼出个小小的窝,然后睡在上面。 我躺在小窝里,斜着头看着父亲和母亲推磨的情形。那窄窄的灯芯是妈妈用麻绳做的。一个残缺的瓷碗盛满刺鼻的黄油,远远地就能嗅到那种味道。暗黄的灯芯时明时暗的在风中胡乱摆动,那调皮的油灯把父亲母亲身影拉得忽高忽低。我望着父亲用粗大黝黑的胳膊推动着石磨,额头的汗珠被暗黄的灯光照的晶莹剔透。听父亲说推石磨可是一个很难学的绝活,我最后学了好几次才会了。它需要一种团队的配合,不然你会伤害到你的伙伴或者甚至自己。母亲则站在石磨边一勺一勺地添加浸泡过的玉米。石磨在转动间,玉米由不一会而由颗粒变成了一股股玉米羹。母亲见我还未睡去,于是停下了手里的活走向我。 “儿啊,怎么还不睡啊,是不是我们吵着你了?”母亲问道。 我答道:“没有,妈妈我也想和你们一起推磨——” 母亲迟疑了一会儿,答道:“好吧,不过等一会要睡觉啊。” “嗯”我答道,并从小窝里跳了下来。 父亲看着我,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手里稳住石磨等着我。我跑到他的背后,拉着他的上衣学着推磨的样子。 我顺着石磨,时前时后地摆动,耳旁传来石磨发出的“咯吱,咯吱,咯吱咯吱……”的声响。母亲望着我兴高采烈的样子,于是给我唱起了至今难忘的《推磨谣》: “推磨,吖磨, 甘粑十个。 吃不完, 放在枕头边。 ……” 我高兴得直跳起来,对着母亲拍起了手掌。父亲笑了,母亲也笑了,那笑声让整个夜晚暖暖的。 窗外夜已经越来越深了,讨厌的油灯竟不停地挑逗着我的眼睛。母亲叮嘱我睡觉去,望着高高的夜幕把明朗的月色投进了床头,我在软软的枕头边寻找玉兔的传说。那晚,我在石磨转动的音律中渐渐进入了梦乡,梦里依旧听到了母亲那首动听的《推磨谣》。 时隔十几年,回想那晚母亲的嗓音虽然有些沙哑,但是句句流在我的心底,永久地沉积在我的记忆里。 我曾仔细地看过石磨,并且用手触摸过那一条条曲曲折折的石痕。看似笨重的两块石头通过石匠们的手就能自由地转动,在石身虫鱼鸟兽的图案地映衬下,顿然觉得这不是简单的两块石头,而是天然的艺术品。 在石匠工人的艺术加工下,石磨就能成为改变我们生活的工具。这是智慧的结晶,这是土家族先祖在一次一次地努力尝试后的最终结果。 虽然现在再也不好意思启口让母亲唱起那首《推磨谣》,但是每当回家看到那平静的石磨时心里总会不由地哼唱着:“推磨,吖磨,甘粑十个……”。
(责任编辑:汪荣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