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
时间:2013-11-14 19:46 来源: 作者:水上意杨 点击:次
一个水泥大家伙,游龙一样,几百里,几千里,几万里…… 老少爷们开了眼界,哇!这名字就叫高速公路啊,悬在半空,不用土,不用砂礓,全是钢筋水泥,一百块头挨着铺,通上海,通北京,一路直走,直走,不拐弯,不停留。 通车当天,电视台当然要来凑热闹,记者还跑到附近庄子里采访采访,人群里一位叫老歪的被“踩”到了:“大爷,您此时此刻有什么感想呐?” 老歪的嘴巴有点斜,腿脚患骨质增生,有点瘸,此时此刻说起话来更斜更瘸了:“嗯、嗯……不孬哦……不孬哦……” “哈哈哈哈!”后面的人忍不住哄笑一片,瞧这胡子拉渣的老头子,还小姑娘一样扭捏害臊哩。 唉,你叫人家说什么好呢?老歪的宅院,就埋在高速出口的地底下,一同征用的,还有一块旱地,两口鱼塘。鱼塘是老歪的“江山”,出青虾,出老鳖,出大闸蟹,青草环绕,蜻蜓戏波,啊呀呀。 可是补偿款抵不上老能家那荒废酒厂的几块烂砖头。
征地铺路的时候,老能的书记还干着。老歪找他评理,说鱼塘赔得太少。少,那多少为多?老歪袖着手,歪斜的嘴巴说起话来咯咚嘣脆:“多我也不要,我只要国家标准!” 回他的话同样铿锵有力:“国家建在你家鱼塘上啊?统统立马给我签字。明天早晨,扒房!整地!”——这歪谋子……一肚歪点子、弯镰刀!蘑菇头! 第二天大吊车开过来的时候,老歪一瘸一倒,直奔市政府的发展大道而去了。 老歪有一肚子冤气要往外吐,其实本乡就有个大干部,叫老干,老歪还认得,正当着县里“交通大发展指挥部”的一个头。不过老歪肚子里有的是三十六计,凭直觉感知县里此路走不通,白忙活,须暗度陈仓,跑大地方。 那天老歪到了大地方,真是顺当,一大堆人,两眼一片黑,可偏偏接待的官员优先把他接待过去了。官员也是个上了年纪的人,一头白发,听完了一番苦诉,莞尔一笑:“老哥哥呀,高速公路修到家门口了,是为子孙修福啊!钱多钱少担待点吧,国家那么大,怎能一碗水端平哦。” “是啊,是啊,”几句不咸不淡的话,老歪听起来倒舒坦多了,“可他明欺负人呐!” 官员点着头,劝他先回去,修路耽误不得,问题该解决自会解决的。
老能的书记被拿下来了,继续干他的司法助理。不过这助理之职“助”不了几天,因为干部都有个年限,勿论高低,一刀裁。如果不是当初瞒报岁数,两年前就到点了。这也无关紧要,要紧的是老能他干工作干了一辈子,还没入编。乡村“十年”的政策还在跟他纠缠着,说不满十年,说连续的才算数……总之还“弹性”着,他要再一次去省城“找”。他知道找成找不成取决于老干,这回事不宜迟了,要么给自己解决,要么把老干的事情抖出来,鱼死网破。便宜岂能让那个家伙独占?儿子弄进了公务员,还想崴进省府信访局?呸! 老歪继续他的“跑”。他到底拜望了一趟老能,希望就近得个一揽子回复。老能告诉他,自己退了,你还按你路子进行吧。还告诉他,接待他的那位官员是省局一把手,下来调研的,马上也要退。老歪明白了,必须宜将乘勇,紧追不放。 老干刚刚退到了二线,跟省城里几位老同学约好了,国庆假期里聚一聚,到信访局走一走。
(责任编辑:墨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