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翠的心愿(乡情)
时间:2014-01-03 06:19 来源: 作者:姜鸿 点击:次
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故事了。 一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子。要进入这个小村子得翻过两座高山,还要趟过一条溪流。这里的山绿得青翠,这里的水绿得清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小姑娘生下来的时候,白白净净,一双眸子黑亮亮的,就像门前的溪水一样明净,于是爹爹给她起名叫翠翠。翠翠鲜亮得就像门前的山水。 翠翠自小和那些上房爬树的山里孩子不一样,身上的衣服虽然带着补丁却总是很干净。小姑娘安静,勤快,总是帮爹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拔猪草,洗衣服。闲下来的时候,她喜欢看着大山出神,她小小的心灵里常常充满各种神奇的想法,山的外面是什么呢?也像这里一样是山,是水,是绿树,是庄稼吗? 山里的炊烟袅袅地升起来,淡淡缠绕着绿树和茅草屋,似有若无,轻灵飘渺。大山深处的小村落美得就像仙境一样。小三子和春花从飘渺的烟雾深处走过来,他们身上背着他们的娘缝制的布书包,他们每天都要翻山越岭去镇上的小学读书。他们碎花布拼成的书包和书包里的课本都让翠翠羡慕不已,翠翠常常艳羡地看着他们回来,一直目送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墙角拐弯处。 眨眼间,翠翠长到八岁了,八岁的翠翠已有了一对粗粗的长辫子。山里孩子没有什么妆扮,这黑丝段一样闪亮的丝发就是小姑娘最美的妆饰了。这一年初秋的时候,翠翠在娘的身边蹭来蹭去,小声向娘提出了请求:“娘,我想上学。”娘正在喂鸡,那些叽叽咕咕的鸡下的蛋可是一家人的咸盐钱呢。娘的心思都在这些鸡身上,还在圈里的那头猪身上,家里大的开销都指望那头黑白相间的大花猪。娘头也没抬,说:“问你爹去。” 中午吃饭的时候,翠翠几乎没动筷子,她一直等爹爹把那几个菜团子吃完了,才嗫嚅着把自己要上学的事说了,爹没吭声,卷了一束旱烟,抽完了,把烟蒂往地上一踩,说:“去吧,好好念。”翠翠的眼泪流下来了,那是感激的泪水。山里人是不主张女娃上学的,何况翠翠还有5岁的弟弟。 翠翠终于也可以背着书包像小三子和春花那样去上学了。她的生活从此开启了一片新天地,一个她从未涉足过的充满趣味的世界。她的黑葡萄一样的眼睛充满好奇,她像一棵饥渴的小苗吸吮着知识的甘露。翠翠焕发了新的风采,她身上洗得发白的翠绿小褂虽然已打上了补丁,但穿在她身上却显得那样素净与熨帖。小女孩文静的外表下藏着一个丰富的心灵世界,她发现这个世界有很多奥妙是她未曾知晓的。 懂事的小女孩知道上学要花家里的钱,放学后便拼命地去拔猪草,往箩筐里塞了又塞,天不黑不回家。每天傍晚翠翠总扛回几乎比她还要高的装满草的箩筐。爹娘知晓她的心事,心里感到辛酸,但也不多说什么。 自从上学后,翠翠在吃穿方面不提任何要求,唯独对同学的铁制文具盒羡慕不已。那种文具盒印着漂亮的图案,翠翠好喜欢。翠翠的文具盒是一只废弃的纸质旧药盒。翠翠从未在爹娘面前提这份羡慕,她将其悄悄藏在心里,只是更加努力地读书和做活。 那一年冬天,翠翠的爹爹进城办事,恰逢星期天,翠翠吵着要跟着一起去。她听老师讲过,城里有一个新华书店,里面有各种好看的书,翠翠要跟着爹爹进城看看。爹爹看看翠翠孱弱的小身板,疼惜地说:“好几十里山路呢!”可是翠翠铁了心,走多少山路也要去。 清晨5点的时候,父女俩就出发了。地上一层新霜,空气里透着清新和凛冽,天灰蒙蒙一片,几步外就看不真切了。父女俩直走得浑身冒汗,天大亮的时候,俩人就到了城里。城里的人开始上班了,空气里飘着油条豆奶香。 这是翠翠第一次进城。城里的楼房、城里人体面的穿着、各种各样的商店直看得翠翠眼花缭乱。翠翠这才知道,还有不一样的生活存在于大山之外。爹爹办完事,父女俩东打听西打听终于找着了新华书店。翠翠进去之后,就一头扎进了书的天地。让翠翠喜悦的是这里的书可以随便翻阅。翠翠翻了这本,翻那本,一直到黄昏的时候,翠翠才被爹爹拽着恋恋不舍地出来了。翠翠念念不忘的是一本《新华字典》。很多年后,翠翠还清清楚楚地记得那本《新华字典》一元一角。可是爹爹拿不出,他说等年底卖了猪吧。 离年底也就两个月了,翠翠充满期待地等待着。傍晚时分,放学的翠翠漫山遍野地去寻找落在地里的地瓜筋、萝卜根给猪吃,她希望猪能多长几斤,多卖几个钱。“有一本新华字典多么好呢,不用老师教就能识字了。”翠翠常常喜滋滋地想。 带着浓浓年味的腊月终于来临了,家家杀猪,置办年货。翠翠家的猪长到二百多斤,也卖掉了。可是翠翠没有买到字典,这一年,翠翠家所在的生产队没有分配收益,据说队里没有收入。爹娘天天起早贪黑地出工,怎么会没有收入呢?翠翠想不通,也不想多想。让她难过的是字典没有被列入家庭开支,卖猪得来的钱是明年一家人的全部花销了。 正月的时候,翠翠又跟着爹爹进了一趟城,又去了一次新华书店,她抚摸着那本《新华字典》,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翠翠没精打采地跟着爹爹在大街上走,忽然眼前一亮,翠翠在马路上看到了一分钱。翠翠弯腰捡起来,街上的人正熙来攘往,这一分钱看来是无人问津了。翠翠喜悦地把这一分钱揣进兜里,她的心里又升起了新希望。翠翠有了第一笔自己的钱,她决定把这一分钱自己收藏起来,慢慢地攒够一元一角。 日子还是像以前一样不动声色地流淌。翠翠依旧每天上学,傍晚回来打猪草。可是,她那一分钱的积蓄再也没有增加过。大山长树,长草,就是不爱长庄稼,从大山贫瘠的土坷垃里刨出钱来是多么难呀! 光阴如白驹过隙,如今,翠翠已过不惑之年,是城里的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了,可是翠翠买一本《新华字典》的心愿至今也没有实现。 当生活好转的时候,翠翠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哪里还用得上一本小小的《新华字典》呢?翠翠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如今翠翠的书案上有全套的唐诗宋词,有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和《古汉语词典》。可是,她的心里总还有一个角落是空空的,那本《新华字典》已成为她毕生的遗憾,在她童年的记忆里苦涩着…… 翠翠知道,她的故事至今还在一些孩子身上延续着,一本字典的愿望仍旧是许多孩子难以实现的梦想。 265200山东莱阳一中语文组姜鸿 (责任编辑:池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