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家
时间:2014-03-19 09:01 来源: 作者:水上意杨 点击:次
不知什么缘故,他们与村子上的人家不融洽。村里人都是同一个姓氏,紧邻而居,形成一个好大的村庄。唯独这户外姓人家住在西梢头的空洼里,鸡犬不相闻,人事不往来。村上人从老到小,从男到女,一概称其孤家,孤老头,孤老母,孤大,孤二,孤三,孤四,孤五。孤,与他们的姓氏有点谐音,但意思明摆的,孤孤零零,孤门小姓。多少年了,几辈人了,都这么称呼,连十里八乡都这样喊,真名真姓几乎要忘掉了。
孤老头和他的五个儿子无愧一群好男人的名分,做活有眼,治家有方,但他们治的不是仅仅有吃有喝的家,还想传香火,让家业可持续发展下去。这个男人国里的唯一的幸福女人, 有时坐在蒲团上嗑着香瓜子,嗑着嗑着,瓜子皮往丈夫脸上一甩,说,儿子婚事你不问啦?孤老头还是惯常的嬉皮笑脸,问问问,明天我去大路上给你拽一个来。
孤大二十啷当的时候,也曾经定了一门亲。吹吹打打的花轿队伍快到家门口,如花似玉的新娘子望着夕阳正害着羞,从路旁树林子里杀出几位程咬金,活生生把人抢走了。还放出一句话,这么俊气的大姑娘就轮不上他孤家。
一晃,孤大、孤二、孤三,都在呼哟呀嘿的时光里远离了好年华,孤四、孤五也逼近了人生的炽热季节,可他们的婚姻水井里依旧阴冷幽深,波纹不兴。
孤老头是名副其实的老头了,鲁人的腰板开始伛偻,头发似冬天的芦花,嘴巴已经像拆迁的房子空荡荡,但是豪气还在,上阵父子兵依旧骁勇善战,种完责任田再搞大棚辣椒,养肥耕牛再养菜牛。从河滩上拉来一车车砂礓,土法上马,做预制块,拆去泥巴屋盖砖瓦房,三间两房带厦檐,不信梧桐树上不落金凤凰!
确实有憨厚的姑娘动了心,家人摸来村子里看看门户,哦,房产不错,人也体面。再打听打听,遇到人,递上一根烟,装作聊天,指指,老桑树底那家怎么样呀?
接过香烟的人点上火,嗯嗯嗯……又把鼻子扭过去,那家啊,跟我们庄上人没有一根烟交情。
啊啊啊?那算了算了。
春、夏、秋、冬。日子二锅头一样散发着酸、甜、苦、辣……
某一年,社会上的人贩子过街老鼠一样奔忙,三千,五千,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有一位热心的媒人也找上了孤家的梧桐树。
十八岁,大学生,你们家总算有念书识字人啦?
孤老头一听媒人登门,一下年轻十岁,一听,爽快的性子又结巴了,这个这个……条件高攀了吧?有劳……有劳大兄弟介绍般、般配的……
嗨,这年头,有钱就般配!你打算说给老几,随你们的便。点钱吧,两万。
噢噢噢,是不是多了点?
黄花大闺女呀,我的老哥哥,不下红小豆引不来白普鸽!
孤三当了新郎官,喝完酒喜滋滋入洞房,洞房里的人却人间蒸发了。
种地人跨入新世纪,最深的感受是,头上二亩劳什子地,是越种越没滋味了。喏,孤家五兄弟都齐刷刷跨上两轱辘,加入了跑得快队伍。哥几个文化有限,认不识报纸上的新花样,凭着自悟倒也领会了飞雪发展观,把累赘人的婚姻梦一举扔进爪哇岛,已有数年矣。
孤老头同样没多少垂头丧气,顺顺当当跨过了古来稀,够意思的了。如果天老爷能开恩开恩,宽限他三年两载,七十三岁之前,让他孤家续上一根香火,那这辈子就十二分圆满了。只是令他稍稍恼火的,老四老五还在不惑边口,就吃秤砣铁了心看破了红尘。
一晃悠,又一轮十二生肖溜了过去。一辈子没信过邪的孤老头这回认准了船到码头车到站,该去天堂转转了。正好,这段时间吃起饭来嗓子眼如同戳钉子,一检查,好家伙,医生都束手无策的症。他压着一辈子没低过的嗓门,指着老五,小五子,你就不能出去混混,带个回来。我看一眼就走,不耽误到那边过八十四大寿。
孤五眼泪花花,卷起包裹,被火车带到了几千里外的建筑工地。工地食堂里有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刚刚离异,把温情交给了孤五,愿意跟他过下半辈子,愿意跟他年底一道回家。可是这年又碰上了百年暴雪,春运瘫痪。直到年后正月十五才挤上火车。
也是这一年的雪花纷飞中,老岗地全体搬迁,以房换房,置换进农家乐小区。孤家分到了一百多平米。孤老头决定让老宅坚持几天,他想在老根老土上站最后一班岗。他说话已经费劲,吞咽已经吃力。他躺在铺好的地铺上,让老伴转告,小五子快点,快点,快点。
孤五牵着女友的手,一路狂奔。
雪花那个飘啊!
2014.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