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蟹之谜(二十一)
时间:2010-05-16 05:27 来源:原创 作者:长剑如花 点击:次
在新浪原创首发,任何组织与个人如欲转载,须征得我的书面同意。 第二十一章 别墅对 江权走在李刚旁边,颇有点讪讪的感觉。 一进小区大门,江权就觉得有一种近似苏州拙政园样的感觉扑面而来:园中疏朗开阔,池广林茂,绿茵茵的草坪,红菲菲的鲜花,亭台楼阁,石径蜿蜒。一幢幢造形各异的别墅点缀其间。竟是把人看呆了。 江权说:“你居然住在图画里,我今天真是开了眼界了。” 李刚笑笑,并不搭腔。 来到一座三层高的别墅前。那里,门口蹲着两只小巧的石狮子。 启院门、迈花径、上台阶、开大门。 门开处,一个江权从没见过的八角形大厅呈现在眼前。一盏巨大的水晶吊灯从高高的大厅顶上垂挂下来。厅中的地毯华丽柔软,家具典雅厚重。 “金碧辉煌”——这是江权脑子里唯一想到的辞。 江权站着不动。他被震住了。 “坐呀。”李刚热情地招呼。 “真漂亮!”江权的赞美是由衷的。 “当然漂亮,要不,我表舅也不会倒贴钞票让我来看房子,如果把它租出去还有一笔收入呢。”李刚说。 原来是这样!江权暗暗松了一口气,一下子感到人也轻松了许多,一种莫名的威压解除了。 江权在心里暗暗骂自己:“江权,你这人怎么如此不大气?” 俗人啊! 不过,谁也差不多。不俗的人有几个呢? 宾主坐定。打开了话匣子。 一个是本科毕业,还没找到工作;一个是大学肄业,晃荡至今。难兄难弟吧。 江权一五一十地对李刚讲了自己尴尬的处境:在此固无佳况,还乡亦乏良图。哥有情,妹有意,可是生活不能没有人民币。 的确,江权在自己没有一丝伪装的情况下,沮丧无比的真面目被李刚看得清清楚楚,还有什么好掩饰的呢? “你有什么打算?”李刚听完江权的话,问。 “继续找啰,实在找不到,就回江西。”江权无可奈何地说。 “为什么非要给人打工呢,自己做老板多好。”李刚语出惊人。 “自己当老板,我何尚没有想过,但是,可能吗?一没资金,二没门路。不是想当就能当的。” “事在人为呀。” 江权望李刚笑笑,他不好说的话是:你为什么不为呢? 李刚不知有没有看懂江权微笑的含意,还是他根本就不介意呢?不知道。 “我们可以合伙开个古玩店的。”李刚说这话的时候轻描淡写的,象是在说,我们去摆个烧饼摊吧——那样随意、轻松。 李刚的话,再一次把江权的神经崩得紧紧的。他再一次觉得,就在他自以为在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将来会是一个有所作为的文科人才的时候,社会上已经把学以致用这类看法抛诸脑后了。 我落伍了。江权不无悲哀地想。其实,实际情况是:社会进步了,国家富裕了,再没有人会把一纸文凭当回事了。 “开个古玩店?有市场吗?” 必竟,读的书还是有用的,江权一下子就问到了问题的症结。有市场,这才是可以做的行当。设若,千辛万苦开了个店,根本没人光临,那不是光有人唱戏没人看吗? “乱世买黄金,盛世藏古董。现在人民的生活那么好,是收藏古董的好时候了。再说了,古董是第三种货币。家里摆着显身价,又是一种投资保值的理想选择。有条件,谁不想拥有一些?我想,一定有市场,而且前景会越来越好。”李刚满有把握地侃侃而谈。 江松再一次头晕:社会大学啊!李刚的生意嗅觉咋就这么灵涅! “那要多少投资?”江权有了一点小兴趣了。 “不多,五、六万吧。”必竟是住在别墅里的,哪怕这别墅是表舅的,口气就是不一样。说起五、六万来好象说五、六千那么口轻落落的。 “怎么可能?”江权虽然不懂古玩这一行,但是凭常识,也觉得五、六万是太少了点。 “当然,我们只能先进一些不太历害的货,到夜市去淘一些,充充门面,等赚到了钱,再弄真家伙。现在的古玩店,还不是真古玩与民俗品加现代工艺品相加的组合拳,要是当真全是真古玩,那要多少资本?那可就没有底了。” “古玩多了,我们折腾什么呢?名家竹雕、玉器翡翠、青瓷陶器、佛像香炉、名人字画、文房四宝、红木器具、骨雕木雕、老式钟表相机,这些,我通通不懂啊。”江权担心了。 “咱们先弄个大杂烩,那怕各种门票,文革传单,香烟烟标都整。” “好!我想,只要有人要,管它是什么东西。愿买愿卖,就是市场。”江权总算有了一点信心。 “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先把店开起来再说”李刚信心十足。 李刚鼓励江权,其实也是在给自己打气。要当真那么勇敢,他小子早就一个人自个儿先发财去了,还等到今天? “可是,我们连这五、六万也没处去弄啊。”江权又想起了当前第一大难题。 “可以贷款的。”李刚讲了一句等于没讲的话。 “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这句话已经深入人心了。再没有人会把不欠债当作自豪的事了。 “拿什么抵押呢?”江权说了一句很现实的话。 两人坐在超豪华的八角大厅里,为了并不太天文的五、六万元人民币发起了愁。 奇特吧! 真是: 莫叹月缺莫悲秋, 莫教愁云销眉头。 莫道曲径难通幽, 曲径深处有芳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