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穗城数日

发布于:2020-11-29 11:54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新生
  庚子年九月末,一行前往南国穗城。据闻正是广州一年中风和日丽,适宜出游的日子,欲盘算两日,择广州名胜览之,一来稍领略下南国风貌;二来初品味下岭南人文。想来,欲问其城,先知其名,重在其形。广州城以一城独占南海形胜,自古以来名形兼备,自然独有一番风格气派。
 
  名,由名而论,商时广州地区称为“南越”,周时又称为“百粤”、因与楚国相壤来往,建有“楚庭”,为广州古称,秦平南越后,在白云山下置番禺郡,建番禺城,古之番禺在今越秀区,开启广州建城的起始。广州流行有“五羊衔谷,萃于楚庭”的传说,相传周夷王时,有五位着五色彩衣的仙人,手持稻穗,各骑仙羊,自南海降临楚庭,把稻穗赠给百姓,并祝愿此地五谷丰登、永无饥荒。祝罢,仙人飘然而逝,五只仙羊化为石羊留在广州。广州于是有了“五羊城”、“羊城”、“穗城”的美称。古代在城内建有五仙观,现仍存遗迹,以谷神庙为存,后人在越秀山建有五羊石雕以作纪念,另辟一景。古时,广州虽偏僻南海,却是江海汇聚而成膏腴之地,与中原崇山阻隔,相隔千里,却是有名在先,尤以穗而得名,可知此地适合农耕,早植稻田。
 
  谈及广州,需放在岭南,讲岭南,离不开韶关,从北而来的移民大多由此涌入岭南,岭南以移民而兴,溯其源头,概可分三路,一为广府,最早为秦时平南越迁徙而来,最早为赵佗带领的秦军,占据珠江三角洲,以广州为代表,山水兼居,独成一体,通行粤语;一为潮汕,即从闽浙迁徙而来,依山傍海,占据粤东沿海,以潮州为典型,逐渐形成源于中原,立在潮汕,名在海外的潮汕族群,广用潮汕话;三为客家,大致起于两晋衣冠南渡,后形成于宋,多占山地,谓之八山一水一田,以梅州为特色,形成客家方言。依族群而论,分地域而显特色,广府人占河网膏腴之地,有市井气息,重品质,少纷扰;潮汕人靠海,出海打拼,具有冒险精神,抱团经商,多不问政事;客家人重于耕读,一亩三分地,坚韧耐劳,重诗书传承,从政从军者多。不同地理,不同族群,形成不同语言、文化,而兼容并蓄成为岭南移民文化体现的核心。羊城内建筑样式,餐饮、服饰,商贾市民交流打趣,处处无不透露出浓烈市井文化气息。
 
  形,由形而论,广州城形势尤胜。背山面海,山势发端白云山而下至越秀山,绵延至此,傍山而建城;三江环绕,曲缓平坦而成平原,膏腴富饶之地,山川相壤、江海相连,居岭南形胜。作为岭南首府的广州,番禺城傍山临水而建。秦末汉初,赵佗割据岭南以避战乱,封锁交通,拥兵自重,建南越国,定都番禺,逐步拓建为岭南第一都城。中轴是一个城市的纲,纲举目张,一条线,勾勒了城市的主线,广州城中轴方位,大致北起越秀山,南至珠江边的格局,一直延续至今。两千年来,其城市中轴线一以贯之,未曾更改,地形显越,无出其它,起于白云山麓越秀山下,由此向下,直抵珠江畔,北京路,是广州的老街区,中轴线北起越秀山顶,沿北京路,直抵珠江畔。现在广州的中轴线仍是北起越秀山,以中山纪念碑为标志,经中山纪念堂、人民公园,乃至珠海广场,这条中轴线,大体形成于民国。路线大致趋同,方位未曾改变。
 
  广州城规划新中轴线,大致方位仍是由北向南,依托白云山脉,由燕岭下,北段以山水城自成一格,直抵珠江,跨珠江而下,南段主打“花城绿轴”,形成一道靓丽中轴风景线。若说新中轴线是羊城现代高楼地标的展示厅,是花城靓景,那么,发端越秀山下的羊城中轴线,则是广州人内心笃定的魂,一条线主轴,给广州人筑下了人文的优越自信。择民国中轴线,去拜访中山纪念堂,问道三元宫,观越秀山,至白云山一路,登至摩星岭高峰,站立高处,去一瞰广州城。
 
  中山纪念堂座落于越秀山下,布局上纪念堂依托周边地势,突破前碑后堂的古有形制,采用前堂后碑,纪念堂与越秀山顶的纪念中山纪念碑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沿中軸线对称分布,整体建筑主次分明,错落有致,自然和谐。纪念堂结合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结构,兼容并蓄,独树一帜,为各类中山纪念建筑巅峰之作,为广州标志性建筑物。初到广州的人,拜访中山纪念堂,向近代先贤中山先生铜像致敬鞠躬,引为惯例。铜像立于堂前,偎依于山;山顶石碑耸立,总理遗训刻于正前,碑堂合为一体,彰显革命意志永存。
 
  中山堂后数步,即可至三元宫。过街即可入内,山门坐南朝北而开,沿石阶而上,石门外两对石狮蔚为壮观,门联上刻有“三元古观”、“百粤名山”分在两旁,其名无需赘述,其形独占地利。由名可考,三元宫原名越岗院,为晋时南海太守鲍靓之女鲍姑采艾行医修道之处,后人感念设祠纪念,明崇祯时,钦天监抵穗观其气势非常,应上天瑞气,恭迎三元天官祀奉,而名三元宫,千年古观所言非虚。从地形堪舆讲,三元宫落在越秀山南麓,落在周易离卦当中,崇尚安静祥和,正是悟道修法之所,地利之胜,几经兴废而香火不衰。
 
  踏入山门,山门即为殿,灵官手持钢鞭,怒目圆睁,塑于正门上方俯视殿前,左右分刻哼哈二将画像,威严肃立。入山门后,有一方坝平地,正前即三元殿。道观以三元殿为中心,相互连接,整体建筑风格质朴,瓦是青瓦,砖用青砖,柱多石柱,单调简约而不简单,殿前拜廊东西连接钟、鼓楼,殿后为老君殿,两侧自南而北,分列斋堂、客堂、吕祖殿,西有鲍姑殿、月老殿等建筑,各殿连为一体,与钟、鼓楼和拜廊自成一片,落于其间,自在一体。坐落在闹市之中,以闹中取静,大有大隐隐市的怡然自得。何为道心,正道而已,持正方之心可前行,山门下自行取三柱清香,一路虔诚祝祷祈拜,与天、地同心、与山、水同气,问道不分先后,朝闻亦可夕至。
 
  从三元宫旁出,沿山路石阶百步而上可至越秀山顶中山纪念碑,碑体为花岗岩砌筑,屹立巍然。越秀山方圆百里,山势不高,有数个山岗和小湖组成,迂回曲折,林木葱郁,西有一山岗,名曰“五羊山”,岗顶矗立一座五羊石像而为一景,母羊昂首远望,口衔谷穗,其余四羊,环绕其身,或依偎,或嬉戏、或吃草、或吸乳,姿态各异,造型优美,情趣横溢。小蟠龙冈上,筑有镇海楼,又名望海楼,明初时,扩建广州城,城墙横跨越秀山,在上筑一五层高楼以为观瞻,古时登楼顶可一览羊城,直望珠江,后屡毁战火而重构,反复修缮,古楼风貌依旧,蔚为大观。一片琉璃瓦,彩釉绘,朱红墙绿,巍峨壮观,誉为岭南第一胜览,与镇海楼雄伟辉煌相比,关于楼的传说更为羊城人津津乐道,秦时,术士观星象,曰南方有帝王之气,始皇派人南下至越秀山而掘断龙脉,谓之“断龙”,与亡秦者胡的谶语流传,北逐匈奴而占阴山如出一辙。明初,术士观星象曰,广东海面有王气,朱元璋派人寻至越秀山,命筑高楼以镇之,谓之“镇龙”。此后,明朝历任皇帝心心念念,不时有修缮镇海楼的诏令而至,满清代明后,承袭这一传统,惦念修楼不止。传说未必可信,而越秀山与广州城连为一体,地形尤胜的格局却也是非同寻常。镇海楼现为广州博物馆,欲了解广州历史人文,可进入游览。
 
  沿越秀山北上,经栈道,过花果山、雕塑公园、麓湖,可至白云山。一路慢行栈道之上,穿行山林之中,驻足赏析即为景,徒步慢行可为趣。在白云山脚,排队、买票,约莫一刻钟,坐观光缆车,沿索道至山顶,从缆车往下看,茂林深竹,沟谷纵横,无限风光尽收眼底。至山顶,有白云晚望处,此处依山临崖,拓出观光台,筑有一晚望亭,主以看太阳西落和夜景时广州城最佳。古时列为万家灯光,珠江渔火的羊城八景之一。待傍晚时,夕阳西下,晚霞普照,倚栏远望,广州城眼力所及处云烟淼淼,待夜色深沉时,明月初升至,羊城灯火繁星璀璨。登山观羊城,一线霞光连海远,阑珊灯火穗城环,登高可觅神仙缘,烟火欢言在世间。站在山巅上,一窥南天苍穹极目远。
 
  从山顶向下,有刻鎏金字体天南第一峰石壁,从旁而下,可至天南第一峰古牌坊,牌坊石柱两旁分刻有“云开世外三千界,岩倚天南第一峰”的对联。沿之而下,可至云岩,云岩位于山顶东侧崖畔,落在半山腰上,上为峭壁,下为悬崖,追忆此处为郑安期乘鹤升天的地方。相传战国时,术士郑安期在白云山一带行医采药,在山上采仙草九节菖蒲时失足坠崖,驾鹤成仙,后人建祠为念,又以其飞升之日为“郑仙诞”,演化为广州地区的重要民俗。文人墨客在此留有墨宝追忆,游人到此,抚今追昔,可为一胜境。
 
  登白云山,可择小径而行,曲折在山中蜿蜒,从云岩而下可至古庙能仁寺。古寺落在幽谷之中,地势三面环山,深藏谷壑内,隐在绿萌石山中,安然惬意。古庙于清道光时始建,起初茅屋数椽,仅避风雨,后至光绪时,已为白云第一大寺,昔日白云十三寺,而今只存能仁已。入山门,即是无尘境界,洗净凡心,焚香祷告,穿行殿堂之间,叩拜神灵在前。在一殿后有一井,上书甘露泉,泉水从井口溢出,闻其名而上前取其水,舀一瓢而入喉,在口中甘冽,双手捧甘露而洗脸,愿以甘露之名洗去烦愁疑惑,清净本心。
 
  羊城内有四座古寺,六榕、光孝、华林、海幢,并称为广州地区四大丛林。其中光孝与六榕相距百余步,落在城巷中,两座寺庙建制形式相同,俱是奉六祖慧能禅宗法门。言及今日岭南佛教,必谈及慧能法师,菩提达摩大师引佛教禅宗至中土,为禅宗开山祖师,后将衣钵相传,灯灯续焰,奕叶相传,一直传续到六祖惠能大师而止,禅宗已发扬光大。慧能法师携禅宗衣钵,从黄梅到岭南隐匿。数十年隐遁修行,唐时在光孝寺菩提树下为众人说法,开东山法门,形成独树一帜的禅宗南派。光孝寺为羊城古寺,广州民谚曰,“未有羊城,先有光孝”,现六相殿前有古菩提树,“光孝菩提”列为羊城八景之一,在旁的痉发塔是唐时纪念惠能大师在光孝寺出家剃度因缘而兴建,塔内痉藏六祖头发,塔以石为基础,塔体砖灰砂结构,每层有佛龛,嵌有泥塑佛像。绕塔而行,谦恭礼拜,“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参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六榕寺因寺内六棵古榕而为东坡得名,寺内有宋时所铸六祖慧能古铜像,重达半吨,法相庄严,殊为珍贵。寺内庭园正中,筑有舍利塔,砖木结构,八角形状,塔角飞檐,酷似花蕊,塔身红白相间,构建彩绘镶于其上,色彩斑斓,宝塔宛如直入云天的花柱,誉为花塔,现为岭南地区现存最高的宋代古塔,最为引人瞩目。在花塔下,由右而转,双手合十,双目低垂,虔诚祷告,愿求光明心,得见光明国。
 
  白云山山中植被茂盛,热带植物尤多,藤蔓相连,绿荫成庇,路旁常有松鼠在树枝上窜动,引得不时侧目观之。在山中盘桓一阵,直向白云山最高处摩星岭去。登山,不登高处,总有遗憾,到广州,不登白云山,为一憾事;到白云山,不登顶摩星岭,又为一憾事。沿路而上,过栖霞岭,约摸两公里可至摩星岭下,登岭而上,筑有数个亭榭,散落岭中,可歇息、可远眺,可感官,沿石阶而上,登上高峰处,筑有一石碑,碑四周围栏上挂着鳞次栉比铜锁,大致有永结同心之意。站立山头,俯瞰四周,城建星罗棋布,南天胜景的广州城尽收眼底。山高人为峰、一览众山小,白云山巅极目远,四方远看羊城宽。
 
  行在广州,进入心境的不是高楼大厦,而是破旧的骑楼,叹羡它岭南风格独树一帜,羊城老街巷内广植榕树,穿行在老街巷内,市井的烟火气就在侧旁。在广州,定要去喝几日街边凉茶,在甘苦里消退南国的湿热,品一品南国的茶点,在精致里消磨午后的时光,或是游珠江,去新城,到沙面,在近现代的转换中品味南国。只可惜,南国美食虽美名传扬,而吾这久嗜辣味的外乡人只有望这清淡雅致的南国美食,始终挑不起味蕾而长叹。
 
  独占地形之利的穗城,占有对外商贸的便利,为中西文化交融的节点。兼容并蓄的移民文化,促使面海而向的羊城人用开放的心态迎来世界潮流的洗礼,今日的岭南,珠三角的灯火辉煌,海天相连,人文荟萃、经贸通达,广州再次孕育萌发生机,期待活力。羊城的名,植根在广州人的心中,从古至今,它已嵌入从中原迁移而来的移民的血与肉,他们已经以其为家,以其为魂,定居下来,繁衍不息。
 
  
责任编辑:池墨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