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失落的高雅艺术

发布于:2007-05-14 20:31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谭洪武

 

满天京剧脸谱,一城唱念做打,演出时空气里都弥漫着京剧的韵味,但曲终人散之后呢?犹如一场盛大的烟花表演,短暂的辉煌璀璨之后,仍是漫长的、无人关注的黑暗。虽然名流云集、掌声如潮,但欢颜遮掩不住悲切,一次次"伪高潮"过后,乃不能改变中国京剧这一"国粹"的没落。

“并非危言耸听,京剧和它代表的民族戏曲文化在今天已面临生死关头!”省文化厅在京剧节研讨会上就以此为开篇,列举了京剧面临的种种困境:演出锐减、观众冷漠、队伍萎缩、后继乏人等等无一不制约着京剧艺术的发展与壮大。

京剧艺术生命力忒强,多年前也曾人才辈出,繁花似锦……李少春、梅兰芳、谭富英、杜近芳等数不尽的前辈名家,给人们留下了许多至今依然余音绕梁的千古绝唱:

武家坡前,春秋亭里,碧玉簪头凤凰泣;玉堂春回人已去,荒山泪洒相思地。 
儿女心碎,梅妃红尘,青峰剑断鸳鸯魂;无情一场六月雪,惊醒春闺梦中人。

他们德艺双馨的高尚人格至今乃让后人追忆。璀灿时代我没赶上,却时常神往,某种程度上来说,那也是高雅艺术---京剧的盛世。

京剧离青年观众到底有多远?这是个没法用数字回答的问题。曾有人搞过这样一个调查,询问十位年轻观众,喜欢京剧吗?想看京剧吗?结果有八人明确表示没看过,也不想看,原因很简单,就是看不懂,听不清,更受不了那慢吞吞的节奏;这就已经在印象中给它判了“死刑”。还有两人表示不反对接触,但不会主动去接触,因为传统京剧中蕴涵着中国古典文学深刻的内涵,多一些了解不是坏事。确实,喜欢京剧的青年很少,但并不是没有,我认为,国粹京剧保持自己的本色,就如寒冬腊月天独自绽放的梅花,不受俗世的影响,才最重要,还有国人本末倒置,中文还不精通却抱着英日文死啃;演出界热炒“西方名团”、异国风情,注定包括京剧在内的中国传统舞台艺术受到冲击,成了明日黄花……问卷调查还显示,高学历观众对京剧的喜爱程度更是出人意料地达到了100%。而这样的观众在青年人中实在是少得可怜,更是难能可贵!

有人说,当今拥有10多亿人的泱泱大国,喜欢京剧的人却寥寥无几。现在的京剧观众基本都在50岁以上,他们的经济条件普遍有限,而这个社会有精力有能力的消费主体基本上是3040岁的青年人,可他们恰恰又不观赏京剧。如果没有他们的参与欣赏,京剧就很难走向市场,难以有发展的后劲。更何况现在京剧艺术的发展上形成了一个断层,一有京剧大型演出无非就是那几个令人敬慕的老艺术家,难见新鲜“血液”,即使有也是凤毛麟角。传统的京剧艺术成青黄不接的状态,不能不说是高雅艺术的一种失落。更有甚者,现在的京剧艺术大制作家随波逐流,肤浅浮躁,为迎合一时的所谓需要而丢弃了京剧艺术的精华精髓。那可就应了某个京剧艺术界泰斗说过的“京剧从此就败在你们这些人手上了”,也将永远成为后人的教训。京剧的悲哀、国粹的尴尬,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在观众放弃京剧的现象背后,是一些传统艺术所代表的价值和审美在现代社会里失去了认同。绵延数百年的文化辉煌,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黯淡失色,怎不令人痛心疾首?

京剧走过了两百多年风风雨雨。新中国成立后,京剧艺术更是几经沉浮,几度兴衰,我们尊敬的邓公也提倡过“京剧要从娃娃抓起”。中国京剧院著名导演高牧坤从艺50年,曾参加过传统京剧、现代京剧、历史京剧以及大型综艺晚会的编导和演出,他亲眼见证了新中国京剧的发展改革,他说在新世纪的这场京剧变革中,自己责无旁贷应该成为中流砥柱,多年对京剧艺术执着追求,培养和造就了不少京剧界名人。

时代步伐匆忙,我们一直在不停的失落,但京剧艺术,如此博大精深的瑰丽国粹,我相信它自有一片适合的土壤与天空,绝不会轻易凋零飘散,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京剧将通过更多的媒介为人们所知,我身边也有许多年纪不及20岁的戏迷朋友,和我一样执着地喜欢着京剧艺术,喜欢着张火丁、于魁智、李胜素、张建国、王蓉蓉……京剧的再一次辉煌,也许就在不远的未来。

责任编辑:admin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