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姐妹情结

发布于:2018-11-02 20:55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chengbaidi

  前几天,姐来了微信说,我们小村里的六个同龄姐妹要相聚,(不,其实七个,我家三姑是38岁病故,已有18载了。)姐妹们出嫁35年了。实在是时间太快,变化更是快了。

  她们这一代人,见证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人生,仿佛就在昨天。要我参加她们的聚会,为她们写点文字拍点照片,说我搞文化工作很多年,有这样的天赋。其实说真的,我比她们小一岁而已,同样知道这些年来的人生事。她们的脸上写满了人生辛酸与幸福,艰难与喜悦,人生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岁月。

  她们相约那天及不平常,天气的变化难捉摸啊,上午温度很低,中午开始快速升温,达到了26℃左右,到了晚上,却雷声大风不断,大雨下个不停。大约晚五点半,她们都带上自己的爱人,走进了这家“厨嫂”饭馆里,她们已经觉得奔六十的人了。在相聚的那一刻,每个脸上的表情,都觉得很兴奋,很惬意,更能表露出岁月痕迹。都是有儿孙满堂的幸福生活,天真的笑脸仿佛回到童年的时代。

  你一言,她一语,说出了诚朴、和睦、亲情的心声。说到情深处时,会想起同龄的三姑,过早去世,命运的坎坷,那么年轻的远离这个世界。

  姐妹们都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一九六二年。她们的童年,经历不寻常“文革”时期,经历过大集体生产劳动挣工分吃饭的人,有着同一个命运,那社会时代一个字“穷”。她们小学校的门没进几年,就是为了分担父母生活,幼小的心灵已经萌发了走向田间劳动挣工分过日子的强大决心,照顾弟妹。这一代人是很真诚与善良,无私的精神,宁愿牺牲自己的学习,也要把所有的梦想,寄托在她们的弟妹身上。着实让人敬佩。

  她们出生的那一年,这些姐妹们还不知道,她们的父母一辈的辛勤劳作,特别是母亲们拖着身孕还在田间耕作。农忙时,生产队请来其他队的劳力来帮忙收种,让生产队的水牛出去还工。想当年三姑的父亲是队长,由于过度劳累,在39岁那一年睡下去,再也没醒过来,医生半夜里进行抢救,无力回天,全村人整整哭泣了几天。大队还为他开了追悼会,说他是一位爱集体的好队长。那一年,三姑八岁。

  岁月不饶人,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她们当奶奶的人了,脸上的皱纹里,却写满了人生艰苦与喜悦,道不完的烦琐事,觉得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六个姐妹中,有五个是出嫁到邻镇同一个生产大队。其中一个曾经也是订婚过,后来解除婚约就转移方向。结婚后,这一代人受计划生育政策,都是独生子女,生的都是女孩子。她们出嫁后的日子,有的是经常见面,但有一部分的人好多年,甚至几十年没见。这次相见的感觉,久别重逢,激动的表情在热闹的氛围里,透出了亲情与友好。毕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在父母辈的呵护和熏陶下成长快乐女孩。

  大集体生产队里,她们一起干农活。真的是你追我干,竞争激烈,当年生产队的弯腰活,是她们打头阵,冲锋在前,割稻割麦,插秧种菜,耘稻除草。形成了一班人马,父母们觉得这群年轻的姑娘是半边天。队长也省心省力多了,那近百亩的良田,不怕种不熟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吹边大地。农村实行责任田承包后,她们深深的知道,没有文化的痛惜,她们这代人的不幸。只有三四年级的学历,还能干什么事呢?只能勤劳,才能有所收获,她们常常在一起,做一些小手工活,仅能解决生活补助。曾经参加过扫盲班学习,但毕竟识几个字而已。然后今天相约在一起,她们用的智能手机,相加微信时代。可是,只有三个姐妹会用这功能,另三个姐妹还不会用,真是文盲的一代人,说来有失落的遗憾。

  多少年来,人生的路走的不平坦。有些事只能当作一种生活的坎坷,而把这样往事沉默埋在心底里,慢慢的消化而淡忘。婚姻、家庭、爱情,在她们身上有过一些无奈的经历,辛酸的艰难,一脸伤感的平淡。这人生中,感觉是平静的波浪,感觉是错误的轨迹,感觉是难忘的泪水。谈到童年里的生活,最快乐的,谈到婚姻里的不平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人或许走一点弯路,也是一种成熟的表现,或许有曲折中成长,才能懂得一些珍惜,人到中年了,真正明白的人生道理,知足多了。

  这四十年的发展,从一穷二白,从田间手工劳作到机械化生产,从田埂上起来进乡镇企业工作。农村最大的变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家家户户翻造了新楼房。然后乡镇企业的崛起,看到了高楼林立,道路四通八达,小城镇建设,城乡一体化,农业生产转变成工业化小镇。四十年的家乡变化,从农村的旧貌到新城的屹立,到处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新风貌。

  她们的六姐妹中,知道不识字的痛苦。而且,一定要供孩子读书,不惜重金读到大专、中技、本科都有。这一代人才是真正的幸福,儿女们有公务员、教师、医生等很好的职业,经济收入远远超出了父母的时代。

  时代的变迁,她们深情的懂得生活在美好新时代里,真切的怀念着、留恋着、思考着家和万事兴的人生命运。今天,她们相聚在一起时,脸上绽放着美满的笑意。她们真正懂得到了生活,是一种爱,更是一种责任。还有更多的体会是这四十年开放成就了她们的事业。她们很懂得了,这样的美好生活,从贫穷走向富裕,从愚昧走向成熟,从落后走向繁荣。

  联系地址:江苏省苏州昆山市千灯镇文联。电话:13962663256,邮政编码:215343

   

责任编辑:墨客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