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有多少读者象我这样理解沈从文的《边城》

发布于:2020-11-29 12:01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行舞韵
  童少年时期,大概80、90年代,我曾偶然看过一段影视,不知道是什么片名,大概是两兄弟在乡野和一个妹妹相依为生,应该不是亲妹妹。两兄弟都爱上了妹妹,妹妹为了不伤害到两个哥哥,无法做出决择,哥哥为了成全兄弟和妹妹,离开出走了,兄弟知道哥哥走了,无法适应心安理得接受跟妹妹在一起,随后也离开了,只留下妹妹呆呆流泪,片尾唱起了歌曲:雪花——雪花——小雪花……
 
  后来想寻片名终不得,那个时候,不是到处有电视,不是随时都能看到电视,片名除了开头能看到,片中片尾皆无法知晓。
 
  几十年过去了,这个情结,这几句歌一直萦绕在我的心里,几度想到孤独的小雪,想化身为小雪喜欢的人伴他在一起!现在,知道了沈从文的《边城》,写的也是类似的故事,又让我回忆起了这件事。
 
  《边城》中,也是两兄弟同时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后来哥哥在出走时意外身亡,弟弟后来也出走了,只留下女孩翠翠一人孤独的期待。我在想,《边城》中没有一个坏人,写的都是好人,但却促成了坏事,这是为何?现实中,我们的父母也是为我们考量,往往很多时候却又造成了不好的结果!这让我陷如了深深的思考!
 
  长久以来,中国人在儒家教条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崇尚的是谦恭礼让的思想,这对吗?违心的谦让正确吗?可不可以在遵循法纪的前提下,在尊重对方的平等下,努力的去争取自己想要的,获得自己的未来!如果这两个故事中,两兄弟在尊重女孩心意的前提下,再做出去留的决择,还会是悲剧吗?比如“孔融让梨”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很多人用来教育孩子。
 
  “孔融让梨”在东方被当做道德的典范,儒学输出后,在西方的教育中,“孔融让梨”则被当做了反面教材,西方人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去努力争取,而孔融还是个孩子,却可能在文化的潜移默化下如成年人一样老成和圆熟,更少了孩子的天性和率真、率直!在这里,孔融成了主观武断,践踏公平,虚情假意,口是心非的反面典型!美国小学生说:这个故事不好,鼓励主观武断,这种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赢得赞扬的做法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最后美国学生的回答是:如果我是孔融,就把梨放在桌子,谁爱吃什么样的,自己去拿!
 
  那么孔融成年后,后来却是被曹操抓住把柄以不孝的罪名杀死的!孔融为何不孝呢?只因孔融这样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答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亲爹有什么值得我们去孝敬的,当时生孩子只不过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生理需求罢了;生自己的母亲更别说了,只不过像是一件容器而已,装的东西到日子出来了,那个容器也就没有用了。这是不是与“孔融之前的让梨”谦德行为反差很大呢?
 
  而现实社会中,实则是人人都希望号召別人去做孔融,自己则争取拿到大的!这是何等的虚伪和自欺欺人?这样的文化下产生的将是互相欺骗和粉饰的社会形态!我们不能被儒家文化训化成了歌功颂德,摇尾讨好主子的奴狗,没有了独立自主的人格!儒学输出是一把双刃剑,忽悠不了西方人,又把自己绕进去了!中华文化的根不在儒学,而在“黄老”,团结来自“炎黄”自豪自信,明理来自于“老道”,而非儒术的权谋控制!
 
  我理解的这个是不是沈从文写这部小说要表达的呢?有多少读者和观众象我这样理解《边城》?我之后特意翻看了网上一些关于《边城》的读后感,好象没有像我这样的!再看沈从文的《萧萧》,描写的是封建童养媳包办婚姻下人性释放后的悲凉,沈从文要用作品表达和揭露什么?难道我们真的看不出来吗?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现代法律赋予了我们独立自主的人格,但思想形态和意识形态上我们是否具备了独立自主的人格?
责任编辑:池墨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