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古代“高考”那些事儿(1)

发布于:2013-06-13 11:34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梦回西楚

  “月儿弯弯照九州,有人欢喜有人忧”,随着9号下午高考大幕的正式落下,即将获得“解放”的全国900多万考生,又将在持续攀升的气温和异常沉重的思想压力中痛苦地等待成绩。虽然有消息说今年的高校录取率将达到史无前例的75%,升学压力较之前些年已经大为减小,但诸如北大、清华之类优秀学府的竞争力仍然如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般异常激烈,要想进入理想的学校显然绝非易事。

  不过虽然当代高考十分困难,但若是与古代“高考”相比,那也只能小巫见大巫了。

  隋文帝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消除当时社会上“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不正之风,广泛从民间选取栋梁之才,毅然决定废除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科举制度。

  由于没有年龄、户籍、出身背景等条条框框的限制,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人才选取工作的公开、公平与公正,尤其是使许多出身卑微的平民百姓学而优则仕,可以通过考试成功跻身上层社会,因此科举制度在当时深受封建统治者和普通民众的欢迎。继隋朝创立以后,经过唐宋时期的不断完善,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发展到鼎盛时期。

  在当时,一个人要想参加科举考试,首先应该参加并通过童试。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次考试,分别由县令、知府和学政(类似于今天的教育厅长,但级别与巡抚相同)主持。参加童试的人被称为童生,院试合格以后,即可称为秀才(也叫生员、诸生),其中第一名叫案首,有时候秀才还细分为廪生、增生和附生三个档次。由于是考取功名的起点和必由之路,因此每次参加童试的人都络绎不绝,而所谓的“童生”也并不像现在的幼儿园和小学那样除了老师以外都是小孩,事实上许多童生都是小孩他爹,个别违反计生政策早生早育者甚至都是小孩他爷爷了。

  虽然在我们今天看来,童试的档次已经不低了,但在当时却是不算国家正式考试的,充其量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学前班”而已。不过由于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对于以文盲居多的农村地区来说,秀才已经算是“知识分子”了。除了徒有这个“虚名”以外,秀才也还是享有一些“实利”的,具体来说,可以进入官办学校学习,遇有重要事情可以求见知县,本人不用交纳公差徭役,见到领导干部不用下跪,如果触犯法律了,必须报经学政批准取其消秀才资格,否则不准用刑;倘若遇到太平盛世或是皇帝老儿心血来潮了,朝廷有时还会给秀才们发放一定数额的银子和粮食,类似于今天的“低保”吧,虽然数额不多,但蚊子再小也是肉,有总比没有好,对于秀才们来说,至少可以在没事的时候去打打牌、喝喝酒了。

  取得秀才资格以后,即可参加乡试了,乡试并不是在乡镇上举行的,而是在各省省会城市举行的国家正式考试,一般三年一次,大多在秋天举行,所以也叫“秋闱”。乡试通常由皇帝委派的钦差大臣主持,考试程序比较规范,制度也很严格,考试合格者称为举人,其中第一名称为解元。举人已经具有做官资格,就像现在考上公务员一样,对许多平民出身的人来说,一旦考中意味着就可以“农转非”了,所以《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尽管54岁才考上举人,却仍然像买彩票中500万一样高兴得发疯了。

  不过举人虽然具有了做官资格,但还只是“候补官员”,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做上官,就像现在有的人虽然通过公务员考试,“有关部门”却不安排实际工作一样。因为首先要到吏部登记备案,然后由吏部根据各地官员出缺情况进行统筹分配,而且安排给举人做的多是一些八九品的小官,这就不可避免地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从中做手脚,出现一些“萝卜招聘”、“偷梁换柱”之类的事情,反正也没法上网查询,忽悠你了也未必知道,因此好多人等的花儿都谢了N次甚至头发胡子都等白了,也等不到组织的一张“红头文件”。

  在明清时代的官场里生存,虽然个人的能力非常重要,但“学历”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觑。一般来说,举人能够混到七品县令退休就很不错了(明代的海瑞是个例外,这位老兄36岁才考上举人,一不小心却官至正部级,实在是朵“奇葩”),而这只是进士的最低起点,即便有时候举人官当得大了,也会在这方面被进士所看不起。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考上举人只是一个开始,并不是结束,要想真正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还必须咬紧牙关,紧接着参加下一场考试——会试。

  会试也称“春闱”,由礼部组织,乡试第二年的春天在京城举行,就是民间俗称的“进京赶考”。会试通过者称为“贡士,其中第一名称为“会元”或(会魁)。

  科举制度最高等级的考试叫做殿试或廷试,一般由皇帝亲自主持,通过者称为进士。不过殿试只是对会试考取的贡士所加设的排位考试,通常情况下并不会淘汰考生。按成绩将考生分为“三甲”,其中一甲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三人合称“三鼎甲”,叫“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叫“赐同进士出身”。

  通常情况下,县试、府试、院试被称为“小三元”,乡试、会试、殿试被称为“大三元”,如果在“大三元”中连续夺得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就叫“连中三元”。在1300年的科举历史上,全国共有17人获此殊荣,其中清代乾隆年间的苏州籍状元钱棨,不仅在大三元中连考第一,而且在小三元中也三次夺得第一,成为科举史上的佳话。

  在漫长的科举时代,无数读书人通过考试“乌鸦变凤凰”,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命运。在明清两代,一般考上进士以后,都会得到一份较为理想的工作,其中优秀者可以进入翰林院,那可是出内阁大学士的地方,一旦进入前途不可限量;一般者则会安排到“部委机关”坐班,一张报纸一支烟,一杯茶水大半天;即便运气不佳被分配到地方工作,大多也能当上县处级干部,荣华富贵指日可待。因此自古就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说法,也正因为如此,“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成为激励无数人刻苦学习的座右铭;然而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科学的发展,科举制度已逐渐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其弊端和消极因素也日益暴露出来,最终于1905年被宣布废除。

  “不要光看人家吃肉,也要看到人家挨打”,虽然古人“金榜题名”后的待遇非常高,可人家的考试历程却也十分艰辛。与他们相比,尽管目前的就业形势也比较严峻,但现在的学生也还是相对幸福的,至少我们现在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用在“高考”的路上一条道走到底;至少我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还可以上上网、玩玩手机或者打打游戏,通过各种方式放松一下心情。

  

责任编辑:池墨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