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来到忽然花开! 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二周路的变迁(宝玉堂杯征文)

发布于:2016-12-31 20:36  ┊ 阅读  ┊  人参与  ┊ 文 / 梦回西楚

  二周路位于沭阳县东南部,北起沂涛镇二圩村326省道,南至周集乡周集大街,全长大约7.5公里,是沿线居民生产生活和对外出行的重要通道。

  我的老家小胡庄,就位于二周路中部的沂涛镇王团庄村。从我记事时起,无论是孩提时代的嬉戏玩耍,还是年少时代的读书求学,亦或是长大以后的外出工作,二周路都是我进出家门的必经之路。也正因为如此,从二周路这些年来的风雨变迁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改革开放后家乡所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我小的时候,二周路还只是一条不通公共汽车的普通泥土路,路面坑坑洼洼,路况非常差,“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是它的真实写照。每次庄上的人们去县城办事,都要先步行到二圩街,然后再转城乡公交车。晴天的时候还好,要是遇到阴天下雨的时候,深一脚浅一脚的特别难走,四五里的路程常常比沭阳到二圩50多里路耗时还要长,非常不方便。

  二周路的第一次变化发生在1995年的秋天,当时把泥土路修成了石子路。在90年代的苏北农村,这已经是档次很高的“公路”了。其时我15岁,在沂涛中学读初二,每周回家一次。记得路刚修好那段时间,为了体验一下新路的感受,我们经常舍近求远绕道二周路回家。而到了农忙季节,人们再也不用发愁收好的粮食因为路况差不好往家里运了。

  随着车流量的不断增大,石子路也慢慢适应不了人们的出行需求。到了2003年的春天,二周路又进行了第二次变化,原先的石子路被改造为水泥路。当时在部队服役的我正好回家探亲,记得我到家的那个晚上,路也正好修到我家附近,因此得以第一时间感受到它的变化。随着水泥路的修建,二周路上也渐渐有了跑沭阳的汽车,人们再去县城办事,家门口就可以乘到车了,再也不用专门往返到二圩中转了。

  2014年8月,我离开了生活三十多年的小胡庄,搬迁到沭阳县城居住。人虽然搬走了,但是根还在,老家还在,亲戚朋友还在,因此仍然十分关注老家的发展,尤其是已经十余年没有大修的二周路。今年春节前夕,我在浏览《花乡沭阳》网站时,无意中看到二周路即将再次改造的消息,当时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和喜悦,马上把这个消息分享给了身边的亲朋好友。由于被列入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所以此次二周路改造进展很快,八月份进场施工,目前已经接近尾声了。竣工后的二周路将升级成12米宽的二级公路,路面也改造成质量更好的沥青柏油路面。“非常宽敞,就是坦克开在上面也没问题”,电话那端,老家的朋友不无自豪地对我说道!

  听了朋友的话,我由衷地感到高兴。从泥土路到石子路,又从石子路到水泥路,再从水泥路到现在的柏油路,二周路凤凰涅槃般的这三次华丽变身,不正是党的富民政策在农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生动体现吗?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老家人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幸福美满;昔日狭窄泥泞的二周路,也一定会成为沿线人们奔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康庄大道!

  作者:胡雷,电话(微信):13646206676,目前在苏州打工。

责任编辑:池墨 作者文集 作者声明
分享到: